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新書推薦-「為什麼受到驚嚇時,腦袋會一片空白:破解心理陷阱,做出正確的決擇」書評

 

新書推薦-「為什麼受到驚嚇時,腦袋會一片空白:破解心理陷阱,做出正確的決擇」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內容簡介




  沒有發生過的事,我們卻信以為真

  描述親眼所見的事,卻跟實際情況差異甚大

  樂透得到的獎金,一轉眼就花光光

  準備丟棄長久不用的物品時,頓時覺得它很重要



  我們一直覺得大腦很可靠

  實際上他很容易被欺騙

  甚至隱藏了無數個不可知的思考陷阱



  Don’t worry!

  讓心理學大師帶領你走出選擇恐懼症,做出正確抉擇



  ◎為什麼我常常錯過重要的資訊

  因為我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範圍裡,於是會自動過濾掉與目標不相關的消息。



  ◎為什麼換了位置,腦袋也跟著換

  因為角色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決策方式,久而久之,我們會受限於身份因素而決定所有的一切。



  ◎明明是同一件事情,為什麼細節上會有那麼大的差異?

  受限於人們的注意力,所以我們只能記得事情發生的大概,但是不容易記得細節。就算我們親眼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描述時還是會有一定的偏差。



  ◎受到極大的驚嚇或是驚喜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

  因為人具有自我保護機制,當遇到重大意外事件時,腦筋會「當機」保護自身,此時最好不要做出決策,以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本書特色



  ◎以實際心理學實驗結果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境,可信度高

  ◎以淺顯方式陳述艱澀的心理學實驗,好讀易懂

  ◎特別提供相關解決方案,避免讀者做出錯誤的決擇





 

目錄




第一章 為什麼選擇那麼難

第二章 因為問題本身而左右搖擺

第三章 感官世界的騙局:感知即為真實

第四章 壞習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

第五章 是經驗,還是被誤導的陷阱

第六章 權衡決策的心理規律

第七章 摸清機率,進行安全風險評估

第八章 運籌帷幄,降低決策風險









 








  狗對熊說:「嫁給我吧,你會幸福的。」



  熊說:「嫁你生狗熊,我要嫁給貓,生熊貓才尊貴。」



  這說明選擇很重要。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曾說過:「說到底,我們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無數個選擇組成的,它甚至比天賦更重要。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過的生活也就不盡相同。」沒錯,我們每天從清晨睜開眼睛、大腦開始活動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無數次的選擇,我們會糾結是立刻起床還是再睡幾分鐘,想著今天是穿暗色還是亮色的衣服,考慮早餐是吃豆漿油條還是牛奶麵包,惦記著老闆交代的事情今天應該先完成哪一件,猶豫著是今天給新客戶打電話還是暫緩一緩……。



  你是否統計過自己每天會做多少次選擇呢? 30、50 還是100……,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人們每天至少會做600 次選擇。包括以上那些吃飯、穿衣之類的小選擇,也包括求學、就業、買房、結婚這樣的大選擇。選錯早餐,可能會讓我們一上午胃腸不適,影響我們一天的情緒和工作狀態;而選錯行業或者情人,則可能影響未來幾年甚至一生的生活狀況。由此可見,每天這數百次的選擇,都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選擇壓力之下,許多人凡事都小心翼翼,在心底無數次地猶豫糾結,反覆的「A、B」式權衡,卻始終沒有結果,甚至希望有人幫自己做出選擇。還有人因為對選擇過程感到厭倦或恐懼,所以直接拋枚硬幣做出選擇。但是,人們在困惑、猶豫和衝動之下做出的選擇往往是最壞的。



  我們的內心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分析我們在做選擇時的心理狀態,找到那些隱藏在我們困惑、猶豫和衝動心理背後的影響因素,將使我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在幾個選項之間猶豫不決,以及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不顧一切地衝動行事。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問題的表述方式、呈現形式、前後順序、預設的因果關係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對它的看法、認識和判斷。



  從感官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做選擇時,我們通常只會看到我們想看的,聽到我們想聽的,因此,我們眼見的和耳聽的其實並非全部的事實,這種感官騙局使我們難以做出理性的選擇。



  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說,思維的慣性會讓我們看輕那些很容易得到的東西,詆毀那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而一些「壞」習慣和不再有效的經驗,也常常會讓我們在自認為熟悉的事情上做出錯誤的選擇。



  針對這些問題,本書收集了數十位中外著名心理學家所做的近百個經典實驗,生動講解了我們為什麼會在選擇過程中陷入迷失而不能自拔,以及我們該如何糾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進而指導我們做出理性、高效的選擇。



  有人說,選擇大於努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句話的確有一定道理。因為我們只有在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之後,一切的付出和努力才會有回報。希望本書能讓你在大大小小的人生決策中,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做出更好的選擇。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洪少萍、孫科柳、李瑞文、秦術瓊、宋松紅、譚海燕、譚漢貴、王曉榮、楊兵、楊選成、袁雪萍、孫東風、孫麗、李國旗、石強、孫科江、陳智慧、安航濤、李艷、潘長青負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全書由孫科炎和姜婷統撰定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