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新書推薦-「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新書推薦-「

 

新書推薦-「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新書推薦-「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自1988年一月蔣經國先生逝世到2008年五月馬英九總統就任的二十年間,兩岸關係複雜多變:從無到有,從試探到密切,從緊張到和平,其中幾度起伏甚至瀕臨軍事衝突。事實證明,兩岸關係是對台灣民眾生活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政策,也是最能同時牽動美中兩強的變數。



  作者蘇起為受過嚴謹訓練的政治學者,想要瞭解兩岸關係「是什麼」與「為什麼」,本書絕對是不可錯過的起步。



  1980年代中期,台海兩岸之間的往來稀少到連「兩岸關係」這個名詞都沒有出現。但經過二十年的演變,兩岸關係已經變成唯一可以讓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與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發軍事衝突的關鍵課題。



  不管這二十年怎麼變化,事實證明,兩岸關係是對台灣民眾生活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政策,也是最能同時牽動美、中兩強的變數。作者先後從研究及實務的角度,親身參與了這二十年的兩岸關係。不管職務如何變動,工作內容及興趣一直都與兩岸關係高度相關。



  作者根據公開的資料與部分個人的經歷,深入釐清這二十年兩岸關係的脈絡,並檢討各個重大事件的前因後果。本書除了是作者親身觀察及參與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紀錄,也素描了現階段的兩岸關係面貌,並略作前瞻,其中還有許多「祕辛」第一次公布。



  長遠以觀,兩岸關係最終的解決之鑰仍在制度與情感。兩者都需要時間。「三大(美中日)之間難為小」的台灣必須理性(而非感性)務實(而非衝動)地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東亞及兩岸環境,才能設法趨吉避凶,並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前途。



名人推薦



  「這是兩岸關係中一本重要著作。」—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起




  1949年生於台中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197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及蘇聯研究碩士學位。



  在美期間曾在哈佛大學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所擔任一年研究工作,並任紐約《世界日報》主編。返台後曾任新聞局局長、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副祕書長、陸委會主委、淡江大學教授、立法委員、國安會祕書長等職務。現為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著有:《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九二共識》、《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七十年代的蘇聯對中共政策》等書,翻譯出版《美國的新生》。並曾發表多篇中英文論文。



 

目錄




自序  釐清兩岸二十年脈絡

第一章    兩岸關係首度融冰

第二章    康乃爾之變

第三章    驚爆兩國論

第四章    中華民國的新總統

第五章    一明一暗的「四不一沒有」

第六章    小布希的新台海政策

第七章    「一邊一國」

第八章    美中台的退與進

第九章    酣鬥的台灣

第十章    險惡的兩岸

第十一章    第二次政黨輪替

第十二章    結論:六項變數

後記  馬政府時期素描

附錄  大事紀






 




自序

  

釐清兩岸二十年脈絡 蘇起

  


  「兩岸關係」在一九八○年代就像現在的「大數據」(bigdata)一樣,是個全新的概念。事實上,當時兩岸只有對立,沒有往來,所以根本連「兩岸關係」這個名詞都沒有。記得這個名詞慢慢出現時,我們若干研究者還熱烈討論究竟要怎麼翻譯成英文。後來慢慢就約定俗成開始使用cross-straitrelations至今。

  

  當時誰也沒料到,從一九八八年一月經國先生逝世到二○○八年五月馬英九總統就任的二十年間,兩岸關係是如此的複雜多變,從無到有,從試探到密切,從緊張到和平,其中幾度起伏甚至瀕臨軍事衝突。不管這二十年怎麼變化,事實證明,兩岸關係是對台灣民眾生活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政策,也是最能同時牽動美中兩強的變數。就算放眼二戰後的國際社會,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例子像兩岸關係一樣,一方面雙方人民發展出罕見巨大的經濟文化流量,但另一方面兩邊政府卻不僅政治上少接觸,少談判,少妥協,而且軍事繼續對立、外交繼續鬥爭。

  

  筆者有幸先後從研究及實務的角度親身參與了這二十年的兩岸關係。在求學階段主修國際關係,兼習法文及俄文,專攻中共與蘇聯的關係,副修美國研究。「兩岸關係學」興起後,就與許多經濟、政治、法律、文教學科的研究者一起投入這個新領域。一九九一年肝癌開刀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改變我對人事物的許多想法。九三年底意外從政大被徵召擔任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是另一個重大轉折,讓我從此與兩岸關係結了不解之緣。後來不管職務在新聞局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副祕書長、陸委會主委、淡江大學教授、立法委員、國安會祕書長、或台北論壇董事長之間如何轉換,我的工作內容及興趣一直都與兩岸關係高度相關。

  

  或許是我的宿命吧!在大動盪的民國三十八年,母親懷著我橫渡海峽,在台中讓我呱呱墜地。如果在大陸出生,我的一生絕不可能如此安定平順。但在台灣,我不但接受完整的教育,還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志業。對這一切,我內心無比的感恩。

  

  同樣的,我也認為台灣是塊老天特別眷顧的福地。雖然它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但上百年來它卻是受到人為摧殘相對最小的地方。二戰、韓戰、越戰、冷戰,在台灣的周圍國家造成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千萬的傷亡。但台灣民眾不僅很少流血,常常有驚無險地度過危機,而且還偶爾因為這些戰亂而獲利。.所以我認為台灣民眾對自己的歷史與地理不但不必有悲情,反而應該感恩,並學習如何在複雜多變的東亞大環境中趨吉避凶,讓台灣自己安定繁榮,並在最終由時間解決統獨問題以前設法與中國大陸共存共榮,同時還是東亞地區受歡迎的成員。

  

  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因為它不僅攸關台灣的安危榮枯,而且最為敏感複雜而且難解;許多相關資訊基於安全或政策考量一直刻意被雙方政府長期隱瞞。筆者相信,更多的公開資訊會導致更好的社會認知,並減少政府的錯誤決策。因此在不洩漏國家機密以致傷及重大國家利益的情況下,即使敏感如兩岸關係的資訊也應有最大程度的公開。

  

  本書試圖根據公開的資料與部分個人的經歷,較深入地釐清這二十年兩岸關係的脈絡,並檢討各個重大事件的前因後果。切入的角度以台灣為主,但也兼顧北京及華府的考量。它不是回憶錄,也不是政治論述,寫作方式仍以理性分析為主,力求讓資料說話,所以全書謹附六百多筆的注釋藉以佐證。但在若干地方也放進一些個人的親身閱歷,略增臨場感。

  

  全書分十二章。前面的八章大部分取自筆者二○○三年出版的《危險邊緣》一書。第九、十章大部分取自筆者於二○○九年出版的英文專書《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一條尾巴搖兩條狗》(Taiwan'sRelationswithMainlandChina:ATailWaggingTwoDogs)。這些章節的內容都經過不同程度的補強。

  

  正因兩岸關係影響重大,所以它也是台灣內部爭議最高的公共政策。不同立場的人固然相互質疑,即使立場接近的人也可能見仁見智。本書旨在留下一個自己觀察及參與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紀錄。其中必有疏誤之處,尚請方家讀者不吝指正。

  

  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老師、長官、同學、同仁、朋友、助理;台北論壇董事及捐助人、產、官、學先進;國內的、國外的;實在不可能一一列舉。只有在此深深一鞠躬,真誠感謝他們給我的教導、啟發、協助與鼓勵。父母蘇展武及倪幗英生我、養我、育我;榮總醫師雷永耀及李壽東讓我重生;內人月卿及孩子支撐我度過肝癌與十二年政府工作的風風雨雨,都是我的恩人。希望孩子們的一代人也能像我們這一代一樣擁有一個在平安中不斷創新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