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新書推薦-「水田裡的媽媽(上下套書)」書評

 

新書推薦-「水田裡的媽媽(上下套書)」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三代興衰  一世起落

鳴和台灣近代史的綿長徒歌



  「我們總是以為,大時代的轉變會是轟轟烈烈、改天換地、有如一個洪流向前澎湃洶湧而去。而真實的是,它往往是寂靜的,悄悄的轉變著。某一種聲音消失了,某一種味道改變了,某一個角落的樹林子沒有了,某一條河流的魚不見了,某一種生活常常有的人聲,例如賣肉粽的召喚、收酒瓶人的鈴鐺、腳踏車的老叮噹等等,慢慢從我們的身邊走遠。」



  《水田裡的媽媽》曳引家族史的線軸,祖先落腳台中烏日,伴隨大歷史的浪潮,走過日治時期、國民政府遷台,社會轉型期……父親不甘固步於農村,決定開創鍋爐製造的事業;母親被迫逃亡,卻始終堅毅強韌,維繫一家燈火。家事衍續的同時,臺灣社會也不停告別過去,迎向未知。走過農業轉型的落寞晚景,走過工商業的湧動勃發,「家」如一扇眺望歷史洪流的舷窗,見證台灣社會的諸多異變。



  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中提到,「說故事」是一種透過敘事相互交換經驗的能力……「說故事的人」有兩種古老的典型:一是定居的農民,一是周遊各地的水手或商人,這兩者之間又相互滲透,中世紀四處旅行後定居開業的手工藝人,即是聯繫兩者的典型。如此,擁有這雙重的源頭的「敘述者」形成了。



  在一個集體記憶衰落的時代,作者以一個家族,提喻台灣社會近代史,湮往宿昔娓娓迎來。本書透過「敘述者的鄉愁」,讓敘事款款召喚往事,溫柔地展現文字記述故事的手工技藝。



本書特色



  * 楊渡顧盼舉家一百年漂泊,最新長篇巨著,以細膩的家族軼事,提喻台灣近代史的紀實文學。



好評推薦



  王小棣(導演)、李永豐(紙風車劇團創意總監)、吳晟(詩人)、侯孝賢(導演)、高承恕(東海大學榮譽教授)、楊澤(作家)、鄭宗龍(編舞家)、劉克襄(作家)、蔣勳(作家)

 

  (依姓氏筆劃序)  好評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渡




  詩人、作家。喜歡旅行、閱讀、電影和足球。最喜歡的地方,是新疆和阿爾卑斯山。大山大水,以及無盡的沙漠。最喜歡的電影是《直到世界的盡頭》。



  生於台中農村家庭,寫過詩、散文,編過雜誌,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主持過專題報導電視節目「台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現任中華文化總會祕書長。



  著作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楊渡長詩選》,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報導文學《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紅雲:嚴秀峰傳》、《激動一九四五》、《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及戲劇研究《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等十數種。





 

目錄




水田裡的媽媽  上

序  曲

第一章    三合院

第二章    通靈人

第三章    農村的奮鬥

第四章    鐵工廠時代

第五章    青春俱樂部



水田裡的媽媽  下

第六章    夜路流亡

第七章    母親的家園

第八章    溫泉鄉的吉他

第九章    告別的年代

第十章    真像一場眠夢

終  曲



後記 回到最初的一念






 




後記



回到最初的一念◎楊渡




  一九九三年,〈人間副刊〉做一個專題:一九七○年代懺情錄,邀請作家回顧自己一九七○年代的生活。回顧當時歲月,我可以寫台中一中的文化啟蒙,也可以寫後期的大學浪蕩詩生活,但認真回憶,一九七○年的開頭,恰恰是我的母親為了票據法而開始逃亡的那一年,也是父親從一個農民小商人,轉向鐵工廠的時代。那農村生存的艱難,母親逃亡過程的驚險,家庭破碎流離的憂愁,家道中落而嚐盡債主青眼白眼的羞辱,尋找出路而不可得的少年的孤憤……,最後全部化為一個少年的烏托邦。而這個「貧民醫院、貧民收容所、孤兒院」的烏托邦,最後成了永恆的追尋,甚至決定了生命的方向。



  那一次專題,我決定以母親開始逃亡的夜晚為起始,透視台灣一九七○年代,台灣農村向工業社會轉型的困頓與艱辛。



  可能,它太像一個時代的開頭,發表後,有朋友希望我以該文為基礎,前後延伸,寫成長篇,用故事來顯現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尋常農村生民所遭遇的社會生活史。或者,說得直白一點,是「台灣經濟奇蹟背後」的故事。



  我確實有此一想,但每一次總是起筆容易續筆難。關鍵是自己貼得太近,情感太切,無法以一種客觀而冷靜的筆,去分析、書寫自己的父母親。再加上一九九○年代,採訪工作到處流浪,漂泊成性,難以安定,就這樣延擱下來。



  但想寫的心念,一直未曾放棄。我常常陪父母親聊天,談農村往事、家族故事,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彷彿只是閒話。直到二○一○年,父親首度病危,坐在通往家鄉的列車上,想起大學時代,父親來台中火車站接我的情景。他總是抽著菸,斜倚在轎車邊,笑著說:「吃飽了吃?」於是我們順道去買台中肉圓,回去給祖母吃……。



  我感知到,再不寫,一切都來不及了。但隨著父親病情的起伏,情緒不免波動,根本無法安靜,而寫作,是需要安靜的。



  二○一二年,父親幾度病危,我眼見他進出醫院、插管拔管,有如徘徊在冥河邊的尤里西斯,不禁想到六祖慧能在《金剛經口訣》說的「顛倒迷錯,流浪生死」,常半夜無法成眠,於是愈發堅定了寫作的信念。



  然而,我深知自己想寫的不是一本家族史,而是透過父母親的故事,去呈現台灣社會從農村轉型到工業社會,再到商業社會的資本主義化歷程。這個過程,歐洲國家是以四百多年的長時間跨度,始逐步完成社會之轉型。但在台灣,卻是以四十年時間,就加以完成。我稱之為「十倍速發展」。由於速度之極度扭曲,人們無法立即適應,遂產生各種悲劇。



  父親做生意的幾度失敗,揹負高利貸,乃至於母親的逃亡入獄,都與此有關。同時,家鄉烏日有一個日據時代即建廠的中和紡織廠,生產大盛的一九六○至七○年代,女工曾多達一千五百餘人,小村裡充滿青春女工快活的歌聲和笑語。可是一九九○年代,工廠開始外移之後,紡織廠也關閉了。



  德國有百年工廠,瑞士有百年工藝,可是台灣從農村轉變出來,不到數十年,那些新發展的工業又都關閉了。



  然而,這種「十倍速發展」,從農村劇變至工業社會的歷程,又豈是台灣所獨有?一九八○年代之後,大陸走上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型工業,急速發展起來,它所呈現的社會變遷之劇烈,人性之扭曲變形,價值觀與生命觀之混亂,甚至地皮炒作、投機貪污、環境污染等,幾與台灣當年無異。然而,一如台灣民間所信持的,無論多麼扭曲,多麼變形,至少有些不變的人性,還是值得人去活、去堅持的。



  從二○一二年春天開始,到二○一四年初,大略寫完整個故事後,深怕自己受父親生病的影響,讓文字顯得過於傷感,我特地請朋友幫忙看,前統一總裁林蒼生以他沉靜之眼,字字校正,更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深深感恩。其次,我怕自己耽溺於台灣特殊經驗,而疏於某一些應有的敘述,特地請北京朋友于奇和三聯書店的老編輯吳彬看。他們閱後,再想想大陸已經出版的台灣相關書籍,才發現大陸更多是關於國民黨、國共鬥爭史、一九四九大遷徙等,卻缺乏有關台灣人的社會生活史的描述。這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從這一點看,此書或可稍補不足之處吧。



  一如所有詩人都有猶疑不決、老是想再尋找更準確的字的毛病,從寫完初稿至今,我己作了幾次修改,書名也一度想改變。但最後,還是維持最初「水田裡的媽媽」。原因只有一個,回到初衷,回到創作初始的一念,回到一九七○年代初,媽媽從逃亡的水田中浮現泥濘的面容之際,命運彷彿己決定了方向。唯有回到最初,把故事寫出來,所有的命運之謎,才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