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新書推薦-「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書評

 

新書推薦-「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畫家江賢二,幼年喪母,始終以孤獨之眼看待人生,過去他的作品始終維持一貫的冷調、抽象風格,滲出一股神祕的內心獨白,充滿著一種存在主義式的內省風格,不是黑就是灰,糾結複雜肌理。

  

  江賢二曾說:「我巴黎、紐約的畫室都用窗簾或是紙板封起來,我畫畫一輩子都沒有用自然光,因為我畫的是心裡的光,完全不用外面的光線。」

  

  曾有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江賢二與家人常居巴黎、紐約,在異國修煉藝術的生命。十多年前,他因照顧受傷的父親,回台定居。沉潛多年的作品,獲得很多人喜愛,在藝術市場極為成功,每次開展畫作幾乎全部售罄。

  

  愛海,是江賢二夫婦的共同之處。他們足足花了四、五年時間,沿著花東海岸線,終於找位於台東金樽的理想創作淨土。自此,他的畫作風格丕變,色調逐漸繽紛多彩。

  

  本書以古典「三部曲」的形式,書寫國際級畫家江賢二的人生與創作生涯。書中並將呈現鮮少曝光的生活照及關鍵畫作。

  

名人推薦

  

  江老師可以一點都不減少他對藝術的執著、堅持;但另一方面,在為人處世上,他又極為寬厚大度、仁慈謙和,給人極為溫暖的關照,這兩種初看矛盾的性格取向,居然在他身上可以完美的交融。──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一間小小的臥室,與空曠的畫室,形成強烈的對比。隱喻著他的藝術世界遠遠大於日常起居,而這種堅持,有著一種近乎宗教信仰般的情愫,甚至給人藝術清教徒的印象。──王嘉驥(藝評家/策展人)

  

  台灣庶民文化常被視為繁華俗麗、濃妝艷抹、甚至刻意強調聳擱有力,但是江賢二可以把龍柱、燭光、蓮燈等民俗符號,以高超藝術加以轉化,提煉成精神性的作品,成功在畫面建造出一個浩瀚、崇高的空間。──劉如容(美術館之友聯誼會會長)

  

  江老師的純美之所以深邃,是根源於它透過人性本質的善、宗教人道的關懷,以及獨到的音樂性,最後總合成他個人的純美。──佟一清(建築師)

  

  江賢二所追求的浪漫是很特出的……他的「浪漫」更深來看就是「純化的詩意」,這個浪漫是提煉出來的,是一種浪漫的精髓。──趙琍(誠品畫廊執行總監)

  

  有天分的人,容易取巧;擁有天分又能堅持一輩子的人不多見,江老師天分極高,歷程完整飽滿,同時又有堅持的勇氣,作品迸發強烈情感與個人特質,是我心中認為唯一真正世界級的藝術家。--張裕能(大隱開發創辦人)

  

  江賢二好像用一生的作品建造了一座「迴逆之城」,透過每一幅作品,時間被倒敘,他又重活一遍人生,復返青春。──吳錦勳(天下文化主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江賢二




  師大藝術系畢業,旅居巴黎、紐約三十年,現定居台東持續藝術創作。



吳錦勳



  台大哲學碩士,現職為天下文化主筆。曾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吳舜文新聞獎之「深度報導獎」、第三十七屆金鼎獎。對生命有無止境的追求欲念,相信人超越的可能。



 

目錄




序/窮一生的追求,只為一次最美的綻放/嚴長壽



巴黎左岸

紐約藝術新天地

台北

台東比西里岸



後記/見證一種美的可能






 








窮一生的追求,只為一次最美的綻放 嚴長壽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我與江賢二老師結識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江老師忠實的欣賞者。過去台北亞都飯店、台中亞緻飯店也都曾因為先後改建裝潢,因緣際會,以江老師多幅寶貴的作品,為我們的空間帶來極佳的品味和風格,這些至今都是我覺得極為幸運的事。



  在長久追尋藝術的歲月,江賢二老師在不同的階段,擁有不同的欣賞者、理解者,過去,我們也都一直或近或遠維持著淡然的君子之交。直到近五、六年,因為在台東推動「公益平台」的關係,我與江老師有了更多機會相處、更深的理解和欣賞。



  用生命去執著



  江賢二老師在年僅十五歲時,便決定這輩子要走藝術的道路,尚在大學時,也已經被老師、同輩公認是最有天分、最有潛力的年輕畫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用一生忠心地實踐了他對藝術之愛。



  我想,任何成熟的藝術家都要經過不同的磨難、各種心境的淬煉,才會找出自己的方向。江老師不管是在法國巴黎、紐約、台北或台東,也不論這中間經過了怎樣的甘苦歷程,都堅守著同一種理想,沒有算計這個理想背後有什麼「目的」,自始自終,整個生命就執著於這件事,即使不一定確知自己終將會變成什麼,但仍勤勤懇懇,用生命去執著、去完成它。



  即便在國外,就已經有不少重量級的經紀人欣賞他的作品,但是他對自己藝術道路很有定見,也立下極高的標準,因此他都「不動心」。由這件事情,我們看到江賢二對自己的執著,或是更深一點來講是他的「自信」。



  他願意長時間伏低謙卑,甘心埋首在黑暗中苦鬥,磨練自己心志,追求凜冽的藝術境界,直到最後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藝術理想,才願意公諸於世。我想,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擇善固執,他精采的藝術之路才可以堅持到今天。



  一心追尋前面那道光



  有一次我和台東比西里岸的小朋友分享一個故事,我問他們:「你們知道手槍跟步槍的差別嗎?」手槍的槍膛很短,所以當火藥一爆發出去,子彈只能打到五十或一百公尺,因為它的受壓迫的過程短,但是你要讓自己變成真正的藝術家,你得向步槍學習。



  為什麼步槍可以射得很遠、那麼直?產生很大的威力?就是步槍的子彈在槍膛裡面,要忍受那個黑暗,忍受不能左、不能右,後面有火藥催逼,直到最後爆發驚人的力量。



  我覺得,這好像一個藝術家那種寂寞的過程,在最絕望時始終堅持那不能左不能右、不能轉彎、不能放棄、不能逃脫的辛苦,一心追尋著前面那道光。這是江老師作為藝術家,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尤其,江老師除了堅持,我在他身上也看到求新求變的努力。很多藝術家一生中找到一種題材,能夠有兩、三個系列便很不簡單,足以讓人家驚豔。但是,江老師一直在轉變,不斷棄舊求新。在國外或台北的時期不算,他光在台東就一個系列接著一個系列,不斷有新的作品誕生。



  堅持與謙和的完美交融



  向來,我對藝術家都十分敬重,一直樂於為他們鼓掌、打氣、營造舞台,甘於做一名熱心的支持者。我一生之中接觸很多藝術家,很多藝術家都「極有個性」,這是因為他們本然就有某種相當的堅持,需要自己獨立完整的空間,外人難以融入,但也給不了解的人某種孤僻、古怪,甚至憤世嫉俗、難以接近的錯誤印象。



  但是,江老師很輕易地打破我長期以來對藝術家的「偏見」,這令我非常驚訝。江老師可以一點都不減少他對藝術的執著、堅持;但另一方面,在為人處世上,他又極為寬厚大度、仁慈謙和,給人極為溫暖的關照,這兩種初看矛盾的性格取向,居然在他身上可以完美的交融。



  不得不說,江老師的背後有一位大器的另一半—范香蘭女士,自始至終無怨無悔地支持他。他們旅居國外時,學音樂出身的江師母,無師自通創立了成功的時裝事業,做江老師最好的後盾。他們夫婦的情感那麼樣地真摯深厚,和他們相處既久,你很自然感受到,他們真的是那麼體貼、包容,對人始終懷抱希望與信心。



  從封窗作畫,到「打開窗戶」



  在「公益平台」草創初期,江老師就是我們倚重的「顧問」,這幾年,我回到台東一下飛機,還在機場,他們往往會是我第一個會想起的「像家人一樣的朋友」,也是我第一個通電話的對象。



  偶有機會拜訪江老師台東的家,江師母的廚藝更是精湛,我自己獨居時的青菜水餃,就變成了永遠的盛宴。不必說,這是融合了友誼、情感以及心靈多方面滿足的精神盛宴。



  江老師往往一大早,帶著一杯茶、兩根香蕉,就走進畫室創作,對藝術的虔敬令人感佩。我有好幾次親眼見他結束一天工作,從畫室裡走出來,全身衣褲鞋子沾滿油彩,身形略顯疲憊,但卻是一臉滿足、洋溢著某種光采的表情,那種在藝術創作中的自得、陶然與愉悅,可以說是上天給他最好的祝福。



  早年,江老師完全在一種沒有自然光的環境下作畫,作品灰黑濃郁,內心抑鬱不得其解。沒有想來到台東,被台東美麗的大自然擁抱,他整個人的心都放開了,我常開玩笑他是「臨老入花叢」,我也見證了他從封窗作畫,到「打開窗戶」的過程,作品湧現更多繽紛的色彩,彷彿經年的苦澀,轉為回甘的清甜。



  這幾年,我陸陸續續引薦對文化藝術具有獨到品味的各界朋友,親自踏上台東土地,造訪江老師的畫室,他也極盡熱忱接待,來訪的朋友都為他作品的美以及創作的精神而深深感動。



  理直氣壯綻放到極致



  舉凡全世界很多著名的藝術大師、偉大的作家、音樂家、舞蹈家……,他的居所、宅邸、畫室或花園等,往往吸引無數世人絡繹不絕地朝聖、回顧、欣賞、追尋,滙聚成一種文化傳奇,成為心靈沉澱的所在。



  想想台東好幸運,既然有美麗壯闊的自然、淳厚的原生文化,又吸引像江老師這樣的國際級大師在此落地生根。江賢二畫室已經成為台東的新文化地標,自然、文化與現代藝術有了美的交會。而壯闊丰美的台東,也啟發他的「大願」,他準備在這裡打造心中的藝術聖堂,將人生各階段的精采作品,永遠呈現給世人欣賞。我何其榮幸,能夠見證江賢二老師人生最美的時刻在台東綻放。



  這也讓我不禁回想,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家院子裡的櫻花開了,每天看著它,從全然光禿禿的枝枒、沒有一片葉子,到冒出點點小小的蕾苞……突然之間,沒有注意的時候,它竟不容爭辯、如荼如火,理直氣壯綻放到了極致。



  櫻花,其實一次花期也不過一星期,至多十多天而已,若用櫻花來比喻人生境界,江賢二便是累積了一生的能量、淬煉的體驗、美學的素養、人生的圓熟,窮一生的追求,只為一次最美的綻放。



  我認為,江賢二出版《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這本書,讓我們可以回頭重看一個藝術家整個生命的歷程,或窮究藝術的奧義。但不只是如此,他的故事,驗證了這樣一種「堅持到底」的永恆價值,讓我們大社會裡各面向的人,不論是普通上班族、醫生、科學家、做學術研究等,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都能得到啟示與感動。是之為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