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新書推薦-「攝影的神思+精神套書(共2冊)」書評

 

新書推薦-「攝影的神思+精神套書(共2冊)」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攝影的神思:52種超越瓶頸的創作思考 × 52幅結合意念與美的攝影》



  國際級攝影大師‧柯錫杰

  影像藝術家‧郭英聲

  東方設計學院攝影學位學程籌備主任‧邱奕堅博士 ── 一致推薦



  當我們已熟悉拍攝技巧,能使我們超越「拍照」,進入「創作」層次的,終究還是個人的觀察力與創作構思,以及將思維轉化為技巧的能力。否則,我們所拍攝的影像也不過是平庸的複製品,數以億萬計照片的又一張,毫無辨識度,終究無法稱為「攝影作品」。技巧與觀察力可以從書籍、網路學習,從拍攝經驗累積,但思維卻是個人的。學習如何表現意念,述說只有你能說的故事,才是成就不凡影像的最終途徑。



  專業攝影暨評論家喬治.巴爾選出52位攝影家的作品加以評論,除了分析影像的美如何呈現,也討論作品中的意涵,更邀請攝影家本人談談創作緣由、美學思考,與讀者分享如何表現意念,說出自己專屬的故事。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台灣第一本攝影史

  BBC記錄片計畫「攝影大師鉅作殿堂」延伸著作



  是哪些攝影家、哪些照片、哪些事件,左右了攝影,讓攝影變成今日的面貌?

  攝影的價值又如何判定?為何有些照片在一拍出時便震動世界,有些照片卻得經過一段時日才散發光芒?



  1976年,MOMA極富名望的攝影部主任約翰.札考斯基策劃了一場展覽,將攝影畫分為「鏡」及「窗」。在「窗」的攝影中,題材超越一切,攝影者的觀點則為次要。「鏡」則恰好相反,攝影的存在是為了反映攝影家的觀點,例如帶有自我意識的「藝術」攝影。這樣的分界很有效,卻也有其侷限,因為大多數攝影本身就同時是「鏡」與「窗」,而且是失真的鏡像與模糊的窗景。然而,不論攝影有多麼失真且模糊,我們還是應該透過此一媒材的歷史來檢視攝影的意義:不僅是影像在被製造時的意義,而是它們今時今日對我們的意義,這兩者常是截然不同的。



  作者傑瑞.貝傑為國際知名的藝術評論者與攝影史學家。他將全書分為六大章,以宏大又清晰的方向,收編匯整攝影史中的關鍵事件、重要人物與經典影像。



  書中不僅可看到大量大師級作品與解說,同時更探討了攝影的各種本質與重大問題,例如︰藝術市場是如何在近年來重整對攝影的態度?一幅翻拍的作品為何可以賣到百萬天價?為何某些人能通過時間考驗成為「攝影家中的攝影家」?怎樣才算是真正的藝術傑作?以及最重要的:攝影如何(從過去到現在)影響我們的生活?



  惟有親身踏入攝影史,我們才能發現,原來今日許多我們還在爭執的觀念,在攝影史中都已度過更激烈的論戰;原來某些我們認為十分前衛的手法,在攝影術發明後不久便已有人著手實驗;原來許多半世紀前的大師作品,至今仍顯得那麼難以超越。



名人推薦



  柯錫杰、郭英聲、邱奕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治.巴爾∣ George Barr




  喬治.巴爾是擁有40年經歷的藝術攝影師,從事攝影寫作已近10年。攝影作品可見於《鏡頭技巧》、《黑與白》、《黑白攝影》與《焦點》等各大攝影雜誌,也是全球藝術收藏家收集的對象。喬治主持攝影研討會、發表演說,著有《拍照前先學會想》、《由相機至數位暗房》。他同時也是家庭醫師,35年的職業經驗使他習於化繁為簡,以簡言要語向病患解釋複雜困難的概念,這項技巧如今也體現在他的攝影寫作中。



  由作者個人網站:www.georgebarr.com/可欣賞他的攝影作品。



傑瑞.貝傑∣Gerry Badger



  1948年生於英國北安普頓,除了是攝影家、攝影史教授,也身兼作家、攝影美術館館長等多重身分。2004與名攝影家Martin Parr合著《The Photobook: A History》,獲得2006年美國克勞斯瑙-克勞斯活動影像圖書獎(Kraszna-Krausz Foundation),並在2006年後續出版續集《The Photobook: A History Vol.2》。身為攝影家,他持續關注「歷史的景觀與累積」。本書被Martin Parr 評為2007年攝影書首選。



 

目錄




《攝影的神思:52種超越瓶頸的創作思考 × 52幅結合意念與美的攝影》



前言

布魯斯.巴恩博(BRUCE BARNBAUM)/迴旋煙囪

菲爾.伯吉斯(PHIL BORGES)/伊帕羅

尼克.布蘭特(NICK BRANDT)/大象飲水

克里斯多佛.伯克特(CHRISTOPHER BURKETT)/燦爛的秋季森林

丹.布克霍德(DAN BURKHOLDER)/秋日的樹木和池塘

蘇珊.伯恩斯汀(SUSAN BURNSTINE)/通往未知的橋

布麗姬.卡諾奇(BRIGITTE CARNOCHAN)/病榻之枕

羅倫斯.克里斯瑪斯(LAWRENCE CHRISMAS)/布雷頓角島的兩名礦工

喬.柯尼許(JOE CORNISH)/巴拉島的特雷伊斯海灘

查爾斯.克拉瑪(CHARLES CRAMER)/樹木枝節,秋季,猶他州錫安谷

提爾曼.克雷恩(TILLMAN CRANE)/窗邊的石頭

珊卓.C.戴維斯(SANDRA C. DAVIS)/摩爾廳內景,1號作品

米契.多鮑納(MITCH DOBROWNER)/希普羅克風暴

班特.艾克伯格(BENGT EKELBERG)/操縱

史凡.費尼瑪(SVEN FENNEMA)/沉睡之廳

方斯華.吉列(FRANCOIS GILLET)/合成,16 / 07號作品

卡蘿.希克斯(CAROL HICKS)/白色飛燕草

湯瑪斯.霍特科提(THOMAS HOLTKOTTER)/開廈美術館,1號作品

米蘭.赫里斯提夫(MILAN HRISTEV)/瀆神的艾菲亞神殿

喬治.傑科維奇(GEORGE JERKOVICH)/向日葵煤礦

金.考夫曼(KIM KAUFFMAN)/賦格

麥可.肯納(MICHAEL KENNA)/黃山,19號習作

布萊恩.考斯夫(BRIAN KOSOFF)/三根十字架

麥可.李文(MICHAEL LEVIN)/密碼

韋恩.李文(WAYNE LEVIN)/藍鰭鰺與鰺魚群

高登.路易斯(GORDON LEWIS)/驟然成形

喬.立普卡(JOE LIPKA)/迷宮,01號作品

羅曼.洛蘭克(ROMAN LORANC)/聖方濟教堂,維爾紐斯

賴瑞.路易(LARRY LOUIE)/彩色經幡,2號作品

保羅.瑪德(PAUL MAHDER)/火與冰

大衛.麥索(DAVID MAISEL)/終點的海市蜃樓,8號作品

哈洛德.曼特(HARALD MANTE)/兩個人/兩扇門-愛爾蘭卡洛市

丹尼斯.米肯(DENNIS MECHAM)/舞者

比莉.莫瑟(BILLIE MERCER)/艾德華.詹姆士爵士花園的雕刻

貝絲.穆恩(BETH MOON)/瓶子草

尚恩.歐鮑伊(SHAUN O’BOYLE)/精神療養院的門

伊莉莎白.歐帕連尼克(ELIZABETH OPALENIK)/等待

路易.帕盧(LOUIE PALU)/正面向敵

佛利曼.帕德遜(FREEMAN PATTERSON)/花團錦簇

布萊爾.波利舒克(BLAIR POLISCHUK)/某個六月夜晚,虹比島

克雷格.理查斯(CRAIG RICHARDS)/文森,基契省拉巴區

瑞杰(RYUIJIE)/泡沫中漫舞

約翰.賽克斯頓(JOHN SEXTON)/黑櫟,晨靄,加州優勝美地谷

漢斯.史特蘭德(HANS STRAND)/河流,冰島南海岸

柯爾.湯普遜(COLE THOMPSON)/奧許維茲集中營,14號作品

喬治.E.陶德(GEORGE E. TODD)/《Fe2O3》系列6號作品,希臘科斯島

彼特.透納(PETE TURNER)/時代廣場

佩.伏爾夸茲(PER VOLQUARTZ)/西本太太

查理.韋特(CHARLIE WAITE)/樺樹和窗戶,法國科瑪鎮

大衛.沃德(DAVID WARD)/鍍鉻把手

約翰.溫伯利(JOHN WIMBERLEY)/天使降臨

杭汀頓.威瑟爾(HUNTINGTON WITHERILL)/鬱金香,55號作品

攝影家推薦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引言



A photograph一幅攝影



第一章: 攝影帝國

孩子也能做到




攝影家可能達成的最佳典範



第二章:新攝影家上場!

攝影家也展現了什麼?




我懇求你們相信這是真的



第三章:一些決定性瞬間(或許?)

再見,攝影




狂歡作樂就是一切



第四章:On the Road在路上

場景的精神




物質女孩



第五章:面對面

兩性的戰爭




大製作,大未來



第六章:照片值幾何?

人人都是攝影家




年表

沖印流程專有名詞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