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人說,日本的古建築每個看起來都一樣,很難了解不同之處。就算知道特徵是木造與瓦片屋頂,但要知道其他的不同之處或許很難。可是,只要知道外觀重點,要分辨差異絕對不難。例如,請注意支撐大型屋頂屋簷突出處的部分。日本的建築為了避免大量降雨和夏季日曬,都會下工夫讓屋簷能盡量突出。和樣、大佛樣、禪宗樣這些建築樣式中最大的差異,只要看到那個部分,就一目瞭然了。
古建築中還有好幾個像這樣的外觀重點,那正是閱讀本書後所能產生的樂趣。擔任奈良佛教中心的國分寺(國立寺廟)東大寺可說相當於東京大學,國分尼寺就是國立的女子大學。相對於此,藥師寺與唐招提寺就是私立學校之首,用慶應大學與早稻田大學來想的話,就會比較容易理解。在近世興盛的禪宗大寺院,如大德寺,以現今的感覺來說,就是綜合大學,寺院境內(校園)還蓋有講堂、教室和食堂等建築;裡面有稱為○○院的小寺院,感覺就像研究室一樣。像這樣,以現今的感覺來看古建築是最快的捷徑。本書就寫了許多像這種用來理解古建築的重點。
每一間日本大學,都把日本建築史當做建築史教育的基本。認識自己國家的建築的歷史,是身為一個建築師的基本。可是,老實說,日本建築史一點都不有趣,因為沒有像西洋建築史那種生動的樣式變遷,也沒有饒富趣味的近代建築史,讓人能夠學習與現代直接相關的問題意識,或現代主義的美學意識。不過,只要能夠理解外觀重點應該就能明白,從伽藍(寺院建築)配置般的大規模,到茶室那樣的小地方,其實都大膽、巧妙而且纖細,是依照日本磨練出來的獨特感覺所建造出來的。
為了能理解日本建築的深奧與趣味,必須要具備某種程度的知識和努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接觸實際的建築,試著置身於那個空間中,這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一旦被那股魅力纏上,或許會著迷也不一定。
4名作者都是從事大學建築史教育的成員。我們大學的歷任教員,都會舉辦關西建築研修旅行,這項傳統已經傳承了超過半個世紀。能夠長年持續下來,是因為感受到某種在教室裡所無法傳達的成果。在學生之中,有的學生從大學部1年級時參加後,到研究所畢業之前,6年來每年都會參加。學生很開心地告訴我,他發現隨著年歲增長,自己觀看的「角度」也改變了。
關西研修旅行中,會一面考量古代、中世、近世的時代變化與樣式變遷,還有地域特性與建築類別等等,一面決定參觀地點。本書所挑選的是以經典建築物為中心,並能有系統地理解日本建築史的重要建築群。此外,負責執筆的重枝豐教授,活用長年帶學生造訪當地的經驗,以具有「在建築前面對學生們講解」似的臨場感來描述。
近代篇是「主題巡禮」,介紹明治時代以後的近代建築。關西有與關東迥異的建築風土,並從中誕生、醞釀出獨特的建築文化。近代建築特別將那些特徵充分表現出來。以奈良、京都、大阪、神戶這4座個性化的都市為中心,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在較短的期間內,把古代到現代的建築一次看完。希望不只是學建築的學生,連對建築有興趣的一般大眾,本書也能成為讓各位得知建築有趣之處的契機。
(大川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