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對醫藥科技的知所進退 二○一三年秋天,本書作者長尾和宏醫師請我到日本,與他所領導的「日本尊嚴死協會」分享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與修法的過程。日本這個團體由二千多位醫師組成,目的是在日本推動「尊嚴死立法」。
此法案在歐美稱為「自然死法」,在台灣則稱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他們奮鬥多年都未能成功,很羨慕台灣能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法的國家。我與長尾醫師一見如故,很快成為好友,相約台灣再見!
果然,長尾醫師依約於二○一四年五月四日,好不容易放下他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的診療工作,飛到台灣,來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安寧病房,實際參訪並深入分享對末期病人的醫療照護。相談甚歡,欲罷不能!
長尾醫師雖然醫療工作忙碌,卻是位多產作家,他送了我六本在日本很暢銷的著作,其中兩本也翻譯成中文。他的暢銷書在日本造成極大的迴響,或為醫療的革命性影響。日本的醫療進步堪稱亞洲第一,不輸任何歐美先進國家,但也正因如此,有走向「過度醫療」之危險,他才苦口婆心的著書立作,教育民眾與醫界,企圖將高科技整合進人性化的的醫療本質。
閱讀本書《抗癌,為了好好活——停止化療的十個時機》,及與作者長尾和宏醫師的近距離接觸,我歸納綜合以下三點感想,以為之序。
1、醫療科技武器非萬能——內科醫師用藥,外科醫師用刀: 醫療的進步,救人無數,醫人無數,的確造福了人類!但藥物與刀並非萬能,甚至是一體兩面。每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每一刀劃在人體上都有其傷害性。什麼時候該用該收,考驗著醫者及病人本身的智慧。而這種智慧不僅科技的考量,也涉及雙方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意義觀。如果一個人只為多活一個月,而願意承受所有的手術、化療等醫療科技;與一個人寧願少活幾天,卻好好利用剩下的歲月,對治療會做不同的選擇!本書並非反對癌症病人作化療,畢竟化療的發明拯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延長了難以數計的歲月。但同時,也不能否認在平衡利弊得失時,有些病人的化療是弊多於利的。此時就是醫師要誠實的告知病人,而病人也要誠實的面對現實了!因為畢竟醫療科技武器並非萬能!
2、一切都為了「希望」: 做化療很辛苦,如果疾病能治好,生命能延長,則一切苦難都值得,畢竟生命無價。然而若生活品質變得很差,延長的只是痛苦而非生命,人們就思考要停止化療了。可是由於誰也不能斷定死亡的時間,也就無法確定是否能有效延長生命。一切都是為了「希望」!「絕望感」有時比「死亡」更可怕,就為了一線「希望」,有些病人會一直做化療做到斷氣,藥瓶才能從遺體取下。因此醫療團隊最好能與病人及其重要家屬,一起討論「希望的內容」——希望可分為:希望治癒、希望延長生命、希望減輕痛苦、希望平安尊嚴的善終。以目前的醫療水準,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應可評估此時「符合現實的希望」為何?誠實的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協助他們答覆符合現實的希望,應為現代醫療人員的責任。
3、病人對醫療團隊的要求: 病人不會要求醫師扮演神的角色,能治一切病,救一切命。當病人的天命已到,他所要求的只是不被「放棄」,醫療團隊仍能繼續關愛他、照護他,解除痛苦,幽谷伴行。
長尾和宏就是這樣的一位醫師,他雖然知道何時該收手化療,卻不離不棄的陪伴病人,緩解其身心靈的痛苦。
請閱讀本書的讀者不要誤會,作者長尾醫師不是叫大家不要做化療,而是不要做「無效的醫療」。台灣也漸有此傾向,所以本書也對我國的醫療界與民眾有所啟發,即是對醫藥科技的知所進退!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前言
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
有人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施打抗癌藥物
我這麼說,癌症專科醫師或許會根據其治療原則反駁:「不可能有這種事。」但是,身為一個開業醫師,我實際上看過好幾個這樣的例子。近來,病患施打抗癌藥物的地點,多半在癌症診療據點醫院的門診。病患家屬讓病患躺在推床,或是坐在輪椅上,利用自家車或照護服務計程車,載至醫院施打抗癌藥物。就這樣,直到生命即將結束、直到瀕臨死亡之際,還在使用化療。也有人是過世當天還在施打。
為什麼垂死之際還要施打化療?
誰都會有此疑問吧,我也是。事實上,答案很簡單。不論是垂死之際、瀕臨死亡,或過世當天,都只有在病患死亡後,才知道「死亡」的時間點。也就是說,因為沒人知道病患哪一天會去世,結果,在他瀕死之際還施打抗癌藥物,主治醫師也沒料到施打當天患者會過世。「怎麼會這樣?」我似乎聽到了這樣的質疑,不過,病患辭世的時間,任何人都難以預料。也有可能是因為,主治醫師太專注於治療,未能充分觀察到病患的全身狀態(能否走路或進食)。
有好幾個安寧病房醫師也證實了這一點:「最近確實有很多病患,直到狀況很糟了還在施打藥劑。所以,進入安寧病房一週左右就去世的人變多了。」沒錯,不只是我這個開業醫師,就連從安寧病房醫師的角度來看,許多病患施打抗癌藥物的時間,真的是太迫近死亡了。
應該有很多人認為,自己一輩子和化療無緣吧?但實際上,癌症現在有國民病之稱,每兩人就有一人罹患,每三人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以過去最多日本人罹患的胃癌來說,手術後的復發比率(復發率)有五○%。而同屬消化器官的癌症中,患者明顯增加的大腸癌,復發率是三○%,胰臟癌是八○%。粗略估計,約有半數癌症病患會使用化療,而一年內去世的三十五萬人中,多數都曾使用過。也就是說,活在現代的我們,一生中遇到化療的機率,絕不像大家想得那麼低。
三野文太主持過一個很受歡迎的日本電視節目「益智百萬富翁」(クイズ$ミリオネア),你還記得節目中的著名台詞嗎?對,就是:「這是你的最終答案嗎?」答對問題,獎金就會持續加倍提高;如果想中途退出,以確保目前累積的獎金也行。可是,只要主持人問:「在這時候退出真的好嗎?」多數挑戰者都會說:「我還是要繼續!」結果,最後就徹底鎩羽而歸。即使電視機前的觀眾覺得「明明之前退出就好了啊」,但當事人只是一心想答對眼前的問題,以至於無法判斷大局。每當我看到臨死前還在施打抗癌藥物的人,就會想起這個「最終答案」。是的,化療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停用時機。雖然不能說只要結果是好的,一切都是對的,但如果停用時機錯誤,就會讓好不容易有所成效的治療也變得失敗。
二○一二年夏天,我出版了《善終,最美的祝福:預約圓滿終點的10個條件》(高寶出版)一書,也獲得許多支持。此書日本版的副標是「什麼時候該停止胃造口術、化療、延命治療?」關於胃造口術,同年冬天所出版的《是否該進行胃造口手術》有詳細說明。不過,我收到很多來信,希望我能針對另一個主題,亦即化療做更多說明。因此,這次我寫了本書回應這樣的要求。
我希望能盡可能將本書寫得清楚易懂,因此是以一半小說、一半非小說這種有點奇特的形式寫成。化療的「停用時機」,只能就每個人各自的狀況來判斷。希望各位在閱讀時,能將故事主角替換成自己或身邊重要的人。也希望你可以和重要的家人,一起找出自己的「化療最終答案」。
二○一三年 盛夏之末 長尾和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