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新書推薦-「破解達文西:親眼看見,這份手稿如何啟發了人類文明與科學」書評

 

新書推薦-「破解達文西:親眼看見,這份手稿如何啟發了人類文明與科學」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為什麼比爾蓋茲要花3080萬美元

只為了擁有一小部份達文西手稿?

他安排這本手稿全球巡迴展出,不是為了炫耀,而是

讓全世界一起來研究—達文西手稿。



  四大世界頂尖博物館共同策畫

  法國巴黎科學城(Cité des Sciences et de l'Industrie)

  義大利米蘭達文西科技博物館(MUST)

  歐洲航空防務與太空公司(EADS)

  德國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 de Munich)

  九位跨領域專家共同編著聯手破解達文西密碼!



  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他畫的,除此之外呢?

  你知道嗎?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對飛行痴迷,

  500多年前就畫出大量飛機設計圖。啟發了直升機的發明,喔,還有降落傘……



  他還留下眾多的圖畫和手稿,又寫又畫下對大自然的觀察,

  讓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迄今最偉大的工程師、人文主義學者及藝術家。

  而這些內容提供後代科學家源源不絕的靈感,

  除了至今仍獨步全人類的暈染繪畫神技之外,

  影響範圍橫跨當今仿生物科學、都市計畫、建築、機械乃至航太科技發展。



  ◎他從凹面鏡產生最早的太陽能源構想!

  「經驗觀察」:練就憑直覺就能畫出機械設計圖的能力。

  對機械的鑽研,讓他不只設計出影響工業革命的紡織機,

  還有各種工程用的水利機、起重機、鋸石機、挖土機……。



  ◎「直升機」的雛型就來自於對空氣力學的觀察!

  「改變事物原有狀態」:研究鳥類飛行, 想出最早的降落傘、飛行船,

  而對蝙蝠翅膀的研究,則繪製出堅固又輕巧的滑翔機翼原型!



  ◎「靈活地轉換與類推」:對動植物的解剖筆記,影響生物科技發展

  詳細的解剖及觀察筆記,不只建立近代仿生物的雛型,

  而對人體及機械構造的了解,甚至設計出史無前例的機器人!



  ◎從解剖人體激發出「理想城」構想,現在依舊令人驚豔的都市設計

  有過濾功能的蓄水池、輕巧的橋樑設計、物資集散地...

  種種意想不到的設計,影響今日的建築及都市規劃,

  連當代建築大師柯比意都讚嘆不已!



  ◎獨創「暈塗法」用光與影表現三度空間

  明確指出「光」與「影」才是構成三度空間的要因,

  線條朦朧卻無比清楚,成就舉世瘋狂的《蒙娜麗莎》微笑!

  對達文西而言,畫作就是一種呈現宇宙萬物知識的方式。



  ★本書特別收錄史上最早的「動畫」,重現2本達文西手稿中的紙上動畫:飛鳥與拿鋤頭的男人。



名人推薦




  特邀台大機械系 李志中教授擔任審稿人!

  前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執行長 楊宏智教授專文推薦!



各界驚奇推薦!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孫維新

  成功大學工學院院長 游保杉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王志弘

  巴黎宇宙科學會長 克勞蒂.艾涅赫(Claudie Haigneré)

  達文西科技博物館總監 費歐倫佐.加利(Fiorenzo Galli)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勞迪歐.喬治翁(Claudio GIORGIONE)




  達文西科技博物館館長。米蘭大學教授,專門研究現代文學和貝納迪諾.魯伊尼時期壁畫。自1997年便任職於達文西科技博物館,負責管理相關藝術科學部門,以藝術史學家的身分教授課程和舉辦討論會,出版過《達文西:模型作品收藏》。在其相關論文中,曾於2007年巴黎達文西特展目錄中發表對達文西博物館內的模型研究,也在2009年的瑞士達文西特展目錄中,發表一篇關於機械與自動性的研究。



派崔克.布瓊(Patrick BOUCHERON)



  法國專研文藝復興學者。巴黎第一大學中世紀歷史學教授,自從發表博士論文《建築的力量:十四到十五世紀米蘭都市規劃和政治》,派崔克便開始致力研究關於義大利中世紀都市發展變化、政治相關紀念建築物和文藝復興藝術創作的歷史社會學。除此之外,他也對知識論和歷史文獻非常有興趣。



  近期作品有《達文西和馬基亞佛利》、《語言的殺傷力:觀看上古時代知識暴力之歷史》、《十五世紀世界史》、《成為專業歷史學者》、《中世紀公共空間》、《中世紀城市》等。



巴斯卡.布里歐斯特(Pascal BRIOIST)



  巴黎索邦大學教授,文藝復興高等教育中心中世紀歷史負責人,科學與技術歷史學家,即將出版一本關於達文西軍事工程的新作。他不僅發表過許多關於達文西的文章,編排過達文西攝影圖像,多次在各地策畫達文西展,更是義大利文西鎮的達文西博物館研究員,並同時擔任達文西城堡(Clos Lucé)的科學顧問。



  布里歐斯特也是十六到十七世紀的英國歷史的專家,曾參與歐洲文藝復興數學和戰爭的論文答辯。至於個人論文研究則發表過:《達文西–軍事工程天才》、《十六世紀的數學與戰爭》、《達文西–科學與技術層面》、《十六世紀英國史》、《身體史–以西洋劍為例》。



  近期則是和艾維.德瓦翁、皮耶.賽納以及雄.瓦隆等人,共同出版一系列關於「十六到十七世紀暴力與西洋劍文化」相關書籍,書名為《文藝復興》,以及文章《托馬斯˙哈里奧特與水手文化:1585年的船上生活》,在其研究領域,有三篇文章曾收錄在《做藝術Réduire en ert》一書中。



菲利浦.加地納利(Philippe CARDINALI)



  哲學教師兼美學教授,於巴黎高等學校預備班教導哲學和藝術史,本身也是哲學家及城市攝影師,出版作品《多變義大利:現代城市的創造》,內容著重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變化,說明當時幾何創造概念已同時改變影像和城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目前仍然繼續研究影像和都市事物的影響關係。對此曾出版《理想國和異位間的大都會:城市的惡》、《建築電影學》、《未來城市》、《理想國的危難》等書。



皮耶托.馬哈倪(Pietro C. MARANI)



  義大利米蘭綜合科技大學現代藝術史教授,米蘭斯佛札(Sforza)城堡達文西作品收藏部會長,兼任羅馬國家授權委員會會員,負責達文西作品出版發表。個人出版品超過30本書、三百多篇文章及研究論文,大多關於達文西的各領域創作及發明,部分著作已被翻成9種語言。重要著作有:《身為畫家的達文西》、《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等。曾在2003年分別與巴黎羅浮宮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合作,策畫達文西素描及手稿展。2009年到2012年間,擔任米蘭安布羅圖書館館員,負責保管達文西素描和大西洋手稿,並前後監督一系列相關展覽。



阿涅絲.紀優(Agnès GUILLOT)



  巴黎第十大學HDR教師至2011年為止,成立動物生態學、心理生理學和生物數學研究團隊,並教導神經傳導科學和認知科學,其研究主要透過數學模型 了解囓齒動物行為選擇決定論,以及透過生物靈感研究機器人神經傳導計算,希望能像真的動物一般行動。此外,她也特別和巴黎第六大學(UPMC)的智慧系統機器人研究所合作,共同開發機器老鼠的控制系統。曾在2002年與艾曼紐.朵謝(Emmanuel DUACÉ)共同發表關於AI人工智慧的認知科學文章,也在2008年與簡.阿卡迪.梅也(JeanArcady MEYER)一起發表過關於生物靈感的仿生電子學研究資料。參加過多次國際研究討論,推廣生物靈感相關科學與技術。



尚.阿卡迪.梅也(Jean-Arcady MEYER)



  2011年剛卸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執行長職位,以往主要負責設計AI人工適應系統,特別是與生物靈感有關的機械系統,這種機器我們稱為「接近真實動物的機器」。為此,梅也成立一家報社,專門報導國際間相關機器人神經傳導科技的研究及發表。另外,他也曾出版二十多本著作,並發表過一百多篇科學文章。近期剛完成一本關於生活和日常自動化工具物件的書。



歐嘉.史派克(Olga SPECK)



  德國佛萊堡大學畢業,主要研究生物和運動,曾在2003年發表關於緩和植物顫動的研究論文,也負責研究仿生機器人與真實動物兩者各方表現的極端與差異。2007年時成立仿生學研究小組,並在2009年同時擔任國際放生學組織BIOKON的專業顧問以及組織內部《教育與學習》團隊的工作人員。除此之外,她曾多次因仿生學研究與貢獻受到Dr. Heinrich NethelerGedenkmünze獎的肯定,得到許多相關獎金並繼續研究。而德國園藝協會也在2010年時頒發獎項給她,感謝她對教育和科學的努力與貢獻。



湯瑪士.史派克(Thomas SPECK)



  德國佛萊堡大學畢業,主要研究生物學,於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並被授與植物學和生物物理學的講授許可,是維也納大學榮譽教授。之後陸續被柏林漢堡大學和佛萊堡大學邀請授課。2002年到2006年間擔任佛萊堡大學植物學講師和植物學會長,也從2006年開始同時在柏林漢堡大學擔任授課教授、植物學會長以及柏林達雷姆博物館(Musée BerlinDahlem)館長,之後便一直擔任佛萊堡大學植物學會長。從2006年開始擔任生物型態學和仿生學教師,同時身為Competence Network Biomimetics網站的發言人、聯邦BIOKON的主席、國際BIOKON仿生學組織副主席、科技生物與電子學組織副主席、佛萊堡大學資料研究中心及生物科學中心會員等。



譯者簡介



秦如蓁




  輔大法文所畢業,法文書翻譯。現任於海糖美學空間 (HT Art Space)。喜愛法國文化、藝術品、插花、空間布置等美好事物。翻譯作品有《通往世界的大地圖》、《法國甜點御廚私藏的80種法式經典巧克力》。



 

目錄




◆達文西的生平關鍵事蹟

【推薦序】讓想像不只是想像,讓達文西不只是達文西/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前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執行長 楊宏智

【推薦序】毫無界線的創意,流傳永無邊際/巴黎宇宙科學會長 克勞蒂.艾涅赫(Claudie Haigneré)

【推薦序】達文西「透視」:工程、設計、機械、繪畫/達文西科技博物館總監 費歐倫佐.加利(Fiorenzo Galli)

【推薦序】從自然界吸取靈感,應用於科技生活/達策展專員 艾瑞克.拉比(Éric Lapie)

【前言】對知識貪婪,對未知充滿渴望



◆第一章 他發明機械,他改變人類

繪圖和文字,既是分析工具也是視覺語言/啟發達文西的機械教室:聖母百花大教堂/太陽能、汽車與工業自動化始祖/米蘭時期的演變──透視法繪圖的工業應用

◇為什麼我們要解讀達文西:根據手稿複製模型

虛擬手稿具體成形,記錄結果也留下問題/五百年後才被證實可行性的飛行構想



◆第二章 軍事工程研究與發明

戰爭,造就達文西融合跨領域的軍事工程藝術/米蘭時期:達文西的軍事履歷表/擔任教皇軍指揮官凱薩‧波吉亞的軍事工程師/達文西對戰爭與眾不同的看法

◇機械狂熱造就他不朽的舞台藝術、音樂與繪畫成就

他的舞台設計/「達文西學」的由來──令現代人驚嘆的達文西機械理論



◆第三章 飛行的夢想

嚴密的計算工程,來自精確的實作/降落傘與直升機:飛行只是單純的空氣力學表現/飛行器和振翅運動/滑翔飛行

◇對「水」著迷,創造水利機械



◆第四章 生物靈感仿生科技的先驅者

人類,終究贏不過大自然的創造力/鳥類飛行研究/樹枝生長觀察──一種數學模式/骨骼與樹枝的「生長定律」/「仿生」典範──植物芒刺與蓮花效應/模仿豬籠草的自動修復/讓機器鳥拍拍翅膀、飛/仿生學不是模仿,是優化

◇從仿生到人工智慧──機械動物的起源

◇航太生物靈感:民航機

◇航太生物靈感:直升機

◇如蜜蜂般飛行的機器

◇如鰻魚般游動的機器

◇蜘蛛般吐絲的機械



第五章 融合新舊技術──從劃時代的機械到都市設計

文藝復興時期的手稿,窺見整合知識的技巧/從大教堂到舞台秀,靈活運用老師傅傳授的技術/達文西如何學習與發明?/達文西的創意是如何散播出去的?

◇達文西與理想城:科技如同政治……

達文西的理想城:源自義大利中世紀城市規劃/達文西理想城的原型/柯比意盛讚的達文西理想城:透視未來都市問題



◆第六章 習作、手稿,為了知識整合

不同學科的知識,一致的追尋手段/達文西《繪畫論》:繪畫可以仿造出大自然中的一切/跳脫藝術框架,用圖像分析讓科學得以發展/跨領域運用──解剖人體與透視建築、相通/想出版手稿的達文西:歸納與整合的哲學/完美極致的作品:蒙娜麗莎

◇達文西最具代表性的繪畫技法:暈塗法



◆第七章 珍藏手稿

自然環境與動植物/男人和女人



◆附錄:關於作者






 




前言



對知識貪婪,對未知充滿渴望




  又是關於達文西的展覽?仔細回顧這幾年許多地方都陸續舉辦達文西展,而這似乎也成為一種特有的既定習俗。不同於以往都著重在藝術領域,這次巴黎科學工業城的展覽,則是特別針對達文西在機械工程的傳奇發明與貢獻,讓世人了解他如何解決生活中的迷思、甚至透過觀察解讀大自然的定律與法則,從中發展他獨有的創造方法或「創作風格」。



  為了讓達文西的豐富知識和實用經驗能與現代科學經驗互相交流、比較,同時了解他關於設計的個人哲學,特別將達文西的手稿內容及創作機械模型呈現在大眾面前。



  達文西的繪製手稿是這次展覽最主要關鍵,就是因為有如此珍貴的手稿,讓我們得以了解他的過人之處、認識他的多重身分(發明家、工程師、藝術家等),直到今天,在所有人類心中,達文西依舊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代表性人物。



  義大利畫家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曾說過:「達文西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表現非常出眾,而且都以繪畫方式做呈現,內容也總是令人感到驚豔。」因為對達文西來說,「繪畫」是一種研究、分析所見事物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最直接、清楚且最有效率的溝通語言,不管是在解剖學、機械、藝術、軍事工程等,都可發現他的研究手稿。



  因此,繪畫可說是達文西在創作設計上的獨有表現,也是他最可以清楚表達想法的方式。透過畫圖,他可以跨越許多障礙,將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尤其是「藝術」與「科學」。他不單只將眼前所見記錄下來,也把從所見之物獲得的靈感和解決辦法,一併記錄於紙上。



  最重要的是,推測當時他已成立個人工作室,並且透過有步驟的研究角度和獨特記錄方法,針對所遇問題,確切整理出一套實用、綜合多方科技理論的解決辦法,不僅簡單易懂且架構清楚。



  換句話說,「他是機械專家,也是偉大的機械理論家」。就機械理論發展與整體人類世界發展而言,達文西從生活中觀察,尋求潛在規則,進而找到駕馭自然界裡多種奇特現象及活動表現的方法。



  「創造與自然」,如果我們選擇這兩組詞來了解整個知識發展歷程,也是因為它們正好呼應歷史研究方法的整個觀點:「創造」這個詞完全符合達文西被稱為天才工程師的概念。對他以及當時所有人而言,創造是身為工程師必須擁有的基本道德義務和責任。



  除此之外,中世紀(Moyen Âge,約476∼1453年)人類對於「創造」的解讀──它同時包含「信仰」與「科技」,因為人類最後總是相信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這也是為何達文西的思想理論在中世紀人類學框架中能夠充分發展。由於觀察大自然並非簡單的事(就像人體和宇宙本身都遵循著相同的定律在運作),對當時的人而言也很困難。



  至於「自然」則是說明有意識運用過去的事物(壞掉的機械或物件),再加以從中發展出新東西(新機器、新功能等)。但當人類開始以現代化技術觀察達文西連續創造的歷史真實性時,該如何以不同角度切入研究與探討?



  事實上,在歷史事件中,達文西將過去機械重組創新,不僅表現出人類知識對於工程方法的發展變化,也同時改變人們對於科技的看法。



  其實,每個時代都會自己出現符合當代需求的「達文西」科學:例如我們曾經為了探索太空而積極發展航太科學,但至目前為止,已大幅轉向符合生物靈感的機器人科學前進,不是嗎?畢竟每個時代一定都有其獨特的發展記錄方式,來幫助人們達到理想的期望。



  確切地說,這就是「達文西式」自然研究的起點與終點:透過觀察大自然進行分析、研讀,再以多種角度呈現出來。對他來說,大自然不只是靈感的泉源,也值得我們好好欣賞與發掘。達文西晚年期間,大多時候都在致力完成他對自然生態的理論思想,逐漸將他所見整理出一系列的宇宙法則。



  從他所記錄的文獻資料中可發現他的思想不斷前進,結合各個領域知識的能力也越來越清楚可見。對知識的渴求激起他對自然的好奇,以最有趣、最精采的方式觀察並記錄下來(就像閱讀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且內容豐富精采的筆記)。



  但由於達文西的前衛思想和發明,也讓他明白知識的力量和影響,因此他曾在阿朗戴爾手稿(Codex Arundel)中寫下一段非常矛盾的話,關於「噴發的火山與知識的貪婪」,表達他對廣大知識和無邊科技的野心與焦慮。即便有許多好奇和擔憂,但對未知的渴望還是一步步將達文西帶往知識的無底洞。



  對這位天才發明家而言,他說這種感覺有如希臘神話故事中:



  「海上航行的船隻面對席拉(Scylla)和夏瑞比德(Charybde),岸邊是掠食過往船隻水手的海妖,另一邊是海中的大漩渦,北風激起洶湧的海浪,不斷往船隻拍打著浪花,讓船隻在困境中進退兩難;也像住在義大利的斯通波利火山(Stromboli)和埃特納火山 (Mont Etna,位於西西里島)之間一樣,當火山爆發時,大地驚動,窄小火山口內壓抑狂躁且具大的能量,即使有許多阻礙,卻怎樣也無法阻擋持續噴發的岩石和高溫的岩漿,讓居民們不知該往哪逃。」



  另外,達文西也說:



  「就是因為對知識的渴望與害怕,當我看著這麼多奇形怪狀的機械被創造出來時,內心既興奮又惶恐不安。對我來說,就像走在一條長長的懸崖上,而這條路突然把我帶到一個巨大洞口前,我為此感到驚訝、害怕,因我從未想過眼前的存在。



  我彎身拱起背,伸出右手擋在眉前,左手握住左膝,屈身不斷探頭看,想看清洞裡的一切,但眼前只有深不見底的黑暗。在洞前停留一會後,我心中突然出現兩種感覺:害怕和渴望。害怕洞裡的深不見底和一片漆黑,不知是否隱藏威脅,但又強烈想知道裡面有甚麼,或許有更美好的東西等待發掘。」



推薦序



讓想像不只是想像,讓達文西不只是達文西




  牛頓說,「如果我看得比較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人類的歷史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躍進和突破,這發生絕非突然,向來都是累積了許多前人的知識所成就的力量,文學是這樣,藝術是這樣,當然科技亦是如此。



  大多數的人知道達文西是源自於其藝術成就,尤其是那舉世知名的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但正如此書文案中所言,「藝術對達文西而言,不過是一種分析天地萬物的溝通方式罷了。」在《破解達文西》此書中,收錄了許多珍貴的達文西手稿,讓我們看到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方位天才在機械上的貢獻和想像。



  由於現代科技的進步,將達文西的手稿或以模型或以3D技術加以模擬,讓想像呈現在世人面前,透過這本書,彷彿置身於義大利米蘭的達文西博物館中,也好似實踐當時達文西的夢想。



  以現在的科技來說,飛行相當普遍,但在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飛行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當時,達文西就能夠畫出人類在天空中翱翔的藍圖,而五百年後的今日,終於證實當時其降落傘草圖是有飛行的可能性!他觀察鳥類的飛行,畫出「翼翅系列」飛行機械,奠定之後的飛行基礎。除此之外,他描繪出最接近直升機的螺旋飛行器,技術及材料都不甚發達的當時,達文西透過對於大自然的觀察並擷取靈感,提高了人類對生活型態的想像。



  在機械手稿中,看得出達文西對於機械結構的理解,他透過解構的方式,結合了機械、生物、軍事、都市規劃及藝術,用縝密的邏輯思考去理解機械,以透視的方式去展現藝術,他讓看似無關的各領域專業變得息息相關,這些都是奠定他屹立不搖的地位,也成為後世科學家源源不絕的靈感。時至今日,能夠像他這樣以工程的角度,宏觀地觀察大自然萬物實的人屬少見,更讓我們驚歎這個結合各方面的全才和他的細膩與完整!



  生活在現代,我們享用機械帶來的進步及便利,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科技,其實是透過前人不斷的測試和失敗而成;也因此,讓我們擁有資源去實踐更多的夢想。閱讀這本書,透過詳盡的文字和圖片讓我們更加了解達文西,看到他所觀察到的世界,也能窺視到他當時對於人類生活一個有夢的世界。



  當然,正如他的筆記裡所言,「即使人類不斷做出迎合各種用途的發明,但終究贏不過大自然的創造力。」創造與自然,到底該如何取得更多平衡,身為現代科技的使用者,我們期待自己對於大自然擁有更多關懷和夢想,也期許對於未來生活,在謙卑地面對大自然,在善對大環境的前提下,創造更多更美好的想像!



台大機械系特聘教授‧前行政院飛航安全委員會執行長──楊宏智



推薦序



毫無界限的創意,流傳永無邊際




  誰是「達文西」? 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就足以讓人聯想到眾多關於他的偉大事蹟、多重身分、博學多聞與驚人的才華。他不僅是製圖師、畫家、知識淵博且具有前瞻性的學者,同時也是軍事機械和娛樂機械的發明家,以及知名的解剖大師。



  達文西,無庸置疑是位獨特的藝術科學天才,在當時就已備受許多王公貴族禮遇、崇拜,也是今日人們依舊不斷研究、瘋狂喜愛的對象,尤其是對達文西迷來說。為此,我們該如何在今日以新角度、新思維來解讀達文西的創作發明,卻又避免以往的陳腔濫調呢?



  這次在法國舉辦的「達文西特展:工程.設計.機械」(Léonard de Vinci, projets,dessins, machines),是由法國「宇宙科學」(Universcience)聯合義大利米蘭的「達文西科技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ologia Leonardo da Vinci,MUST)、「歐洲航太國防集團」(EADS,空中巴士﹝Airbus﹞製造商)和「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 de Munich)共同策劃。



  特別感謝歐洲航太國防集團及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的協助,讓我們了解文藝復興時代,徹底見識達文西的過人天賦與無數創作。



  這次展覽帶領世人揭開達文西所處的世界,透過他對生活細膩的觀察與記錄,讓我們得以看到當代最真實的工程科學方法。其中,有40 件複製機械模型原本收藏在米蘭達文西科技博物館,直到西元2012 年才首次在法國科學工業城(Cité des Sciences)的展覽會上亮相。



  這些複製模型是在1950 年代參考達文西的機械草圖製作出來,透過這次大規模的模型展出,揭開達文西的神祕面紗,讓人們可以親眼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精細的手工藝和機械技術。而這也是為何達文西能締造出他在歷史上的不朽地位,成為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之一的原因。



  此次展覽特別結合近幾年在學術界很夯、並跨足不同領域的「生物靈感及仿生學」概念,其主要定義是透過觀察自然界萬物的型態和活動,得到啟發或靈感,藉以改善人類科技生活。研究發展領域涵括了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機械和自動化科學。



  事實上這概念由來已久,卻遲遲等到20 世紀後期才開始出現專門學科,也正好呼應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跨領域、超越當代思維的研究與設計創作,呈現當時多種應用及實驗性內容。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對達文西的印象主要還是停留在藝術部分,但這次展覽帶領人們以全新角度欣賞他的作品,讓世人了解他如何結合藝術和科學,展現他在機械工程的天賦及無限創造力,除了是藝術家的身分,他還是博學家和工程師。其研究創作不僅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驚為天人,至今還是不斷被沿用發展。或許這也是為何達文西能一直讓人著迷的原因,因為他不斷激發我們的靈感,讓想像毫無界限、沒有邊際!



巴黎宇宙科學會長──克勞蒂.艾涅赫 (Claudie Haigneré,法國第一位女太空人)



推薦序



達文西「透視」:工程、設計、機械、繪畫




  達文西科技博物館(MUST)成立於西元1953年,位在義大利米蘭,至今已過半個世紀,是目前義大利最大的科學與技術博物館,其成立主要目的是為了向偉大的達文西致敬,象徵他在藝術和科技工程領域的貢獻,因此在博物館成立之初,便希望透過全球觀點來呈現人類科技的發明創作。一直以來,本博物館除了收藏國內許多相關領域的物品、機械和手稿之外,也多次展出這些歷史物件,記錄科技如何隨著時代演變與發展。



  在所有收藏物件中,本博物館也保存全球最多模仿達文西手稿製作完成的機械模型。這些模型正是此次法國科學工業城「達文西特展:工程.設計.機械」的主要展出重點,因為如果沒有這些模型,光只看達文西的圖稿,無法讓世人清楚了解他的發明與創作概念,因此含有非常豐富且有價值的教育意義。



  本博物館不僅是目前全球擁有最多相關領域的館藏,也是首間完整且有系統保存達文西機械科學研究的主要機構。根據達文西豐富的圖畫手稿,如同他眾多的藝術作品,在在都顯示他對大自然和萬物的細微觀察力。



  自博物館成立以來,我們不斷努力在有限空間中,與世界各地博物館、藝廊合作,集結許多人力資源,參與多次研討,用心策劃每一檔展覽和活動,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達文西所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凡是來看展的人,不僅能好好欣賞達文西一系列的機械模型,也可與他的發明進行互動,進一步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機械結構、社會發展和當代生活等不同面向。



  這次展覽無論對義大利博物館或法國科學工業城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國際合作展出,意義非凡。加上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的多方研究與協助,無論是在達文西的作品或其研究方法上,都希望帶給世人更多全新思維和不同的觀察角度。



達文西科技博物館總監──費歐倫佐.加利(Fiorenzo Galli)



推薦序



從自然界吸取靈感,應用於科技生活




  對達文西迷來說,西元2012 年充滿許多大記事,是個重要的一年。除了倫敦國家美術館和羅浮宮都有規劃達文西特展外,法國科學工業城和義大利達文西科技博物館也首次合作,共同展現這位天才工程師的發明想像與創作概念,因為在當時不僅是原創,也是一種思想指標。



  此次達文西特展首要目的在於推翻大眾對達文西原有的刻版印象及認知,希望以不同角度切入,呈現各種型態、多變的達文西,努力從歷史資料中,勾勒出這位充滿神祕、具有傳奇色彩人物的輪廓。



  而另一個目的則是,希望激發觀者對整個世界變化的觀察能力,透過觀察學習,了解自然及生活的緊密關聯性,以及達文西如何從中獲取靈感進而創造。在觀察中所繪製的圖稿和筆記,不僅只針對生活事物的「功能性」作假設及研究,他也完成許多關於繪畫、雕塑和機械工程的草圖。



  這次展覽也要特別感謝達文西科技博物館提供館內豐富的機械模型,全都是在1950 年代按照達文西設計手稿所做的模型,展覽會場按照參觀者動線直線排列,共分成六個區塊。



  其中五個區域是主題性地針對達文西的創作做規劃,第六區則是讓參觀民眾了解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研究方法,即是現在所謂「生物靈感與仿生學」概念。因為在當時,達文西就是透過觀察自然萬物,為生活找到許多科學的解決辦法。



  舉例來說,就是因為觀察鳥類的飛行姿態,才會夢想創造出飛行機械。因此,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達文西如何利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中所遇問題,以及他對今日科技工程的影響,教我們從自然界中吸取靈感再發掘創造。



  為展覽所出的博物館誌也同時傳達了達文西的研究方法與創作思維:在當時的每一件設計創作中,他都集結先人的智慧和當代應用科學,找出多種他人從未想過的科學方法,以解決當時生活中的問題,並且用心保存古代文物及傳統,讓傳統和創新共存,完成眾多著名的作品和機械工程。



  而此次展覽精神就是致力在傳統和革新中找到平衡點:同時展出不同時代的重要文化資產──義大利博物館藏內的達文西設計手稿,以及根據手稿複製的模型,希望能增加展覽空間的互動元素和多媒體功能,讓參觀者了解更多當時的科學工程,也能在觀賞過程中與作品產生不同的互動。



  就是因為喜歡達文西、敬佩他令人驚豔的博學與發明,我們希望來參觀的每個人,都能在展覽中有新發現、新收穫!




達策展專員──艾瑞克.拉比(Éric Lapi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