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新書推薦-「1960世代詩人詩選集」書評

 

新書推薦-「1960世代詩人詩選集」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 身兼「小雅文創」與《銀河詩刊》總編輯,詩人陳皓曾是多個詩刊主編,同儕間戲稱為最會辦詩刊的人。2014年創建《銀河詩刊》,這是一個以推廣現代詩創作而建置的平台。邀集了傑出的詩人群,組成堅強的編審團隊,定期遴選優秀現代詩作品,出版詩選、詩刊、詩集等。



  ★ 首發創刊號為世代詩選系列,以1960世代詩人詩選為主題,自琹川至方文山共選錄了33位世代詩人作品,由詩人陳皓與陳謙主編,名詩人向陽作序,希望朝著史料建置的方向為出發點。期許可以站在自我身處的歷史定位上,為現代詩史填上微小的一塊拼圖。



  ★ 詩選與詩刊的差異:















































項次

差異之處

世代詩選 (勝出)

一般詩刊

01

時效性

不限時效      ○

每季或半年即過期

02

詩作內容

精選水準      ○

內容主題較分散

03

印刷品質

典藏意義      ○

印刷精美

經濟考量

04

品味收藏

世代詩選      ○

可成套書  

雜誌性刊物

05

歷史價值

世代定位      ○

文史價值

期刊方式

06

經濟效益

價格平實      ○

精華匯萃研究價值高

價格一般

個別詩社風格



  【作者名單】



  1960:琹川。

  1961:瓦歷斯‧諾幹、蔡富澧。

  1962:洪淑苓、陳皓、謝昭華。

  1963:白家華、吉也、范俊逸、劉三變。

  1964:張芳慈、陳胤、鴻鴻、羅任玲、蘇善。

  1965:毛襲加、李進文、謝建平、郭漢辰、顧蕙倩。

  1966:方群、嚴忠政。

  1967:傅怡禎、劉正偉、張繼琳。

  1968:顏艾琳、唐捐、陳謙、紫鵑、紀小樣、劉素杏、愛羅。

  1969:方文山。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陳皓




  一九六二年生,新北市人。現為專職空間設計師。



  現任《銀河詩刊》、「小雅文創」總編輯。



  曾任《薪火詩刊》主編、《葡萄園詩刊》及《曼陀羅詩刊》美術構成、《野薑花雅集詩季刊》總編輯等。



  詩作曾獲『枋橋藝文獎』、入選《兩岸當代詩萃》等,著有詩集《在那裡遇見寂寞》(秀威出版),詩集《失約的窗》出版中。



陳謙



  本名陳文成,一九六八年生。佛光大學文學博士。



  現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暨通識中心。



  出版有詩集《山雨欲來》(一九九二‧ 前衛)、《灰藍記》(一九九四‧ 桃園縣文化中心)、《台北盆地》(一九九五‧ 鴻泰初版;二○○二‧ 慧明文化再版)、《台北的憂鬱》(一九九七‧ 河童)、《島》(二○○○ ‧ 台北縣文化局)、《給台灣小孩》(二○○九‧ 彰化縣文化局)等六部。



 

目錄




012 新浪推湧──序《1960世代詩人詩選》/向陽

016 築夢的河/陳皓



一九六○

琹川

020 臉以及五官

022 瓶中詩  卷六

024 我的詩

025 十一月

026 冬晨之羽



一九六一

瓦歷斯‧諾幹

028 太陽花運動(二行詩組)



蔡富澧

032 擺渡

034 藍色牧場



❀ 一九六二

洪淑苓

038 下午茶二首

040 你的畫是一面圓鏡——題陳澄波畫作「八卦山遠眺」

042 小紅帽變奏



陳皓

046 大寒將至

048 我佇立在夏至與秋分之間

050 夢的自逐

052 浪花  



謝昭華

054 亮的島

058 石蒜



一九六三

白家華

060 世界集選五



吉也

066 蘭嶼飛魚汛

067 外汕行

069 麗日安魂曲

070 馬尼拉灣2007

071 過臺子漥

072 野亭候人

072 獨立山旅次

074 紅鳩



范俊逸

076 上帝創造妳的時候

077 山與浪

078 沒有愛情的世界

079 紅色小提琴

081 孤獨河



劉三變

084 獨飲

084 詩的國度

085 結痂 

086 熬夜

087 淪陷在妳愛情的裙襬裡──給R



一九六四

張芳慈

088 句子

089 你知道就是這樣的此刻

090 我知道你來過

091 找尋

092 荒山



陳胤

094 行在社頂公園

096 最南點

098 龍蟠草原

099 遠眺貓鼻頭

100 出火地景



鴻鴻

102 聞以軍退出加薩走廊

104 簡單世界

106 仁愛路犁田──記老農第12度北上訴願

107 洗街雨──寫於330凱道反服貿前夕



羅任玲

110 四季的目光

114 化武兒童

116 冬至



蘇善

120 度假

121 一半(台語詩)

122 命名

123  Doom

124 大霹靂



一九六五

毛襲加

126 前言:詩

127 六月的梅雨

128 潮濕的夜風

129 未知的氣息

131 劇町「下北呎」

132 髮髻



李進文

134 十字

135 檢討

137 上下/

138 同學會

140 偷偷摸摸

142 脫掉穿上



謝建平

144 母親,我準備回家

146 低頭想你

148 前輩

150 給我一支槍



郭漢辰

152 斷頭台

152 人民會議

153 內戰



顧蕙倩

156 冬雪

157 島嶼

158 陷阱

159 好天氣

160 無色

161 輪迴

162 輕煙



❀一九六六

方群

164 生肖成語填空

166 巫毒娃娃

167 國殤

168 組合屋速寫



嚴忠政

170 履歷表

171 南華鐘聲

172 海的選擇和遺忘

174 茶匙



一九六七

傅怡禎

176 揮毫的夜晚──記書法將軍史紫忱教授逝世二十週年

178 經過萬年溪

180 錯身



劉正偉

182 秘密

182 天雨露華

183 狂野的愛

184 生生滅滅──尊重同性戀

184 車禍



張繼琳

186 瓦片(五首)



一九六八

顏艾琳

192 聚

193 離

195 雙目



唐捐

200 傷兵名單

200 我減去賽,再+1

201 梨之奧祕

202 他本人

202 佛手柑



陳謙

204 池上              

206 三只蘋果

208 六月——給畢業生

210 已讀不回——為高雄寫的詩              

 

紫鵑

212 春雨

212 遠眺

213 驚蟄

214 白色杜鵑花



紀小樣

216 飛魚海岬

218 加爾各答

221 「父親的病」



劉素杏

224 那個女人的向光性

226 魚販和他的情詩

228 走進最溫柔的地圖

229 不語

230 口袋裡的風景



愛羅

232 走在離妳最近的地方

234 心的方向──行我們的路

235 城市勿語

236 限時寂寞



一九六九

方文山

238 宿命

239 燈下

240 佛經裏的茶漬

241 愛過妳

242 橫著走的青春

243 詩的語言



附錄

244 詩的浪潮洶湧

      ──八○年代新興詩社調查報告/顧蕙倩






 




名詩人向陽序



新浪推湧──序《1960世代詩人詩選》




  「世代」是一個別具意義的關鍵詞,就文學社會學的定義來說,它意指的是一種社群概念,以時間軸為基準,泛指在同一個時間軸之內出生的人群,比如說「戰後世代」指的就是在戰後的時間軸出生的一代,從全球的角度看,那就是1945年二次大結束後約10年間出生的一代。在這個理解下,這本詩選名曰「1960世代詩人詩選」也就不難理解了,出生於1960-1969的詩人群,就是「1960世代詩人」。



  這本詩選編選的主要意義正在這裡:彙編出生於1960年的詩人群及其佳作,讓我們得以通過詩選了解一個世代詩人的總體創作面向、風格和詩潮;也可以見林又見樹,細品同一世代詩人的各別詩風、詩藝和才情;擴而言之,這樣的世代詩選對應於詩人創作的年代,也可以讓我們觀察世代與時代辯證性的關係:他們如何通過詩反映(或者不反映)他們身處的時代?如何通過詩的書寫與時代進行程度不一的對話?透過世代詩選,我們也可以從詩史的向度,看到不同世代詩人的差異性,以及詩的發展流脈,從而掌握詩的美學變化。這應是陳皓、陳謙編選這本《1960世代詩人詩選》最可貴之處。



  這本詩選選錄了從琹川(1960~)到方文山(1969~)共33家詩作,依照出生年序,編選詩人代表作。33位詩人,猶如33棵神態各異的樹,站立在詩的山坡之上,每位詩人有不同的出身、背景、興趣和創作美學、世界觀,因而也就展現了眾樹成林的壯闊樹海,或仰天傲嘯、或俯地垂鬚、或槎枒參差、或花葉媚然,都蔚成景色。我們讀33位詩人詩作,因而可以飽餐1960世代詩人的秀色;同時欣賞每位詩人相互競秀的不同風姿。



  1950世代的我逐一閱讀他們的詩作,感覺到的是後浪追逐前浪的潮聲洶湧。在這群詩人中,我們可以看到相異於1950世代的詩風。1950世代詩人的出現,高峰約在1970年代中期,顯現了台灣現代詩從現代主義轉進到寫實主義的轉折,與鄉土文學崛起具有相當大的關聯;1960世代詩人群則出現於1980年代中期,詩作表現了由寫實主義轉進到後現代主義的鑿痕,與解嚴前後的台灣社會相與互動。這樣的差異,使得1960世代的詩人群在詩風上更具多樣、紛繁的特色,從寫實、現代到後現代的書寫風格雜然並存,不宗於一;從最私我領域的內在挖掘到最公共領域的社會批判,都有優秀作品出現。我們已然難以使用一個規尺或一種標準來衡量這些詩作的高下,也已然無法以單一的美學去論衡這些詩人及其詩作的輕重。



  這一點,顯然與1960世代出現詩壇的台灣社會情境有關。簡略以言,他們開始創作時面對的社會情境是政治從戒嚴到解嚴的紛亂過渡、經濟從農業與加工出口轉型到工業與資本主義盛行、社會則是都市化、中產階級化和國際化的年代,這也使得他們書寫的主題產生了高度的分歧、全新的方向,表現在不同詩人的詩作之中,更是繽紛多樣。同樣是這個世代的詩人、評論家林燿德(1962~1996)曾以「不安海域」形容這個世代的總體圖像,在他的論述〈不安海域──八○年代前葉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中將「第四世代的崛起」視為1980年代現代詩風潮的重要徵候之一,從今日的角度來看,「第四世代」若易為1960世代,或更準確。這本詩選的作品,足以印證1960世代與台灣社會的對話,較諸先前各世代詩人更加靠近,也更加契合。



  1960年代出生的詩人當然不只這34位詩人,記憶所及,這個世代的詩人群中,才氣縱橫但已過世的林燿德在他的專書《一九四九以後──台灣新世代詩人初探》(台北:爾雅,1986)論及的1960世代詩人就有陳克華(1961~)、曾淑美(1962~)、也駝(1963~)、陳斐雯(1963~);《不安海域》(台北:師大書苑,1988)就有柯順隆(1960~)、王浩威(1960~)、赫胥氏(1964~)。二十多年前,林燿德以及他所肯定的這幾位詩人,在這本詩選中均未收入;此外,江文瑜(1961~)、羅葉(1965~2010)、許悔之(1966~)、陳大為(1969~)也未見於這本詩選之中──這些1960世代詩人的作品未能選入本詩選,可能有各種不同原因,但加總起來,已可見1960世代詩人群的壯闊氣勢,比起1950世代詩人群不遑多讓。



  詩的發展雖然不是一貫的、線性的,但總有脈絡可循,這些脈絡可能是詩社起落,可能是詩潮變化;可能是美學主張的競逐,也可能是世代差異的凸顯。不同取向的詩選可以提供我們細緻觀察詩史發展的角度。繼謝三進、廖亮羽以1980世代詩人作品為範域編選《台灣七年級新詩金典》(台北:釀出版,2011)之後,這本《1960世代詩人詩選》之出,正足以讓我們比較不同世代詩人的微妙差異。我樂見這本詩選的出版,也期望1970世代、1950世代,以及更往前推的各世代詩人詩選逐一編成,藉以讓我們看到波瀾壯闊、逐一推湧的台灣現代詩潮,如何在不斷湧動的新浪下望前推展。




向陽



主編陳皓序



築夢的河──銀河詩刊序




  在現代詩的百年風華中,從早期的「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乃至近期仍持續出版中的一些詩刊,這毋寧是近代文學史中的一小段縮影。在每一個世代裡,總有引領風騷的人物,創造出屬於他們世代的浪潮。諸如五○年代的《現代詩》《藍星》《創世紀》;六○年代的《葡萄園》《笠》;七○年代的《龍族》《秋水》《陽光小集》;八○年代的《地平線》《南風》《象群》《薪火》《曼陀羅》等。每一個世代都築基於其獨特的創作思維,標舉鮮明的主義旗幟,為該世代豎立詩學特色的典範。



  二○一二年參與由詩人顏艾琳與潘洗塵共同策劃《生於六○年代兩岸詩選》與「兩岸一九六○詩人高峰論壇」,二○一三年再參與「一九六○文學世代與文本主題閱讀研討會」。時值詩路交替,甫卸下某詩刊主編任務。反思這一路行來,如同在《江湖夜雨十年燈──八○年代詩路紀行》一文中所述,從《鳴蛹》、《薪火》、《葡萄園》、《曼陀羅》一直到二○一四年的此時,觀察這期間多少詩刊詩社的起落,包含一九八○至一九九○那風起雲湧的十年間,史料所載那四、五十個曾經讓人怦然心動的詩刊詩社,那些曾經伴隨我們走過青春歲月,燃燒熱情與感動的詩刊…….。這些詩刊大致上以「同仁詩刊」的方式存在,但會不會有另外的方式是有別於這種詩刊的出版與編輯方式?我們反覆思索著許多可能,但最終更期望在現有的既定模式之中,找出詩路上能有另種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呈現方式,於是有了這冊《銀河詩刊》的想法。



  《銀河詩刊》基本上是介之於詩刊與詩選之間的一本詩冊,它是詩刊也是詩選,除了名稱是詩刊,在實質精神上我們期望是更趨近於詩選。同時,每一冊(期)大致都會是以主題規劃的方式來呈現,有別於以往的徵稿方式。就如同在第一冊以《一九六○世代詩人詩選集》作為創刊的主題。至於選擇這樣的題旨單純只是因為這是我們最熟悉場域,一個曾經伴隨成長走過的年代。

 

  而詩冊中作品的篩選,在編輯的方針上我們大致擇取兩大方向;其一是曾經在一九六○世代詩人主戰場的八○年代詩壇,於創作或活動能量上對詩壇貢獻具指標性代表的詩人;其二是出生於一九六○世代目前仍持續創作的詩人,但並不設限每位詩人的創作起始點。也就是說,這一九六○世代詩人群,有人可能創作經歷長達三十年以上,但也可能有人創作經歷只區區幾年之數。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取稿的準則,只要是優秀,具世代指標特色的作品,我們都希望可以收錄於選集中。譬如這冊詩選中不乏創作經歷並非最長,但作品早已屢獲各文學獎肯定者。根據這兩項原則我們蒐羅近百位一九六○至一九六九年出生的詩人,在持續徵詢與邀約集稿數月後,這本詩選共選輯33位詩人的詩作。這樣的一冊詩選雖知仍難免遺珠之憾,譬如曾於八○年代詩壇引領風騷的林燿德、陳克華、許悔之、陳斐雯、曾淑美、柯順隆、陳去非、楊維晨、黃靖雅、董雅蘭等人,在集稿過程中尚因已故的林燿德、王志堃作品授權取得不易;其他或因聯繫上問題、或因部分詩人對作品另有規劃未能參與本詩選實屬可惜。但自期戮力在詩人、詩作、詩史間,儘可能兼顧深度與廣度,以期這詩選能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事實上,在構思《銀河詩刊》這樣一個詩冊時,就已是希望朝著史料建置的方向為出發點。雖不敢自栩定能達成怎樣的成績,但仍期許這冊詩選集可以站在自己身處的歷史定位上,為現代詩史填上微小的一個拼圖。當然這只是一個起點,作為一本詩刊未必一定要高舉任何主義的大旗。相對來說,《銀河詩刊》只是想在既定的位置去完成一個想做與該做的事。我們有許多想法希望可以在詩路上築夢踏實。譬如藉由各世代詩人詩選與之後更多可能的主題詩作之彙集出版,整理出每一世代的詩人系譜圖像,這是一個長遠而艱辛的目標,但卻是《銀河詩刊》發想之初的願景。主題式建置出世代詩選只是起點,更多題旨的置入仍是我們思考的方向。立足一九六○以更宏觀的視野放眼未來,前行各世代的詩學成就值得師法,年輕世代的創作思維也同樣可以取經。如何於俯仰之間,將一九六○世代在詩史界定出一席位置,是我們持續在努力的目標。



  以「銀河」為名便是希望記錄詩路上這些閃耀星光的軌跡,標示出每位詩人的獨特位置。…..感謝支持這詩冊誕生的每一個人,前輩老師、同行夥伴、編委群以及提供詩作讓我們彙編成這冊詩選的每位詩人……..。《一九六○世代詩人詩選集》只是一個出發點,後續我們希望持續建置各世代詩選,同樣期待各世代詩人鼎力支持讓這樣的夢想成真。



  星光已經啟航,在閃耀的銀河中,期望更多詩人的支持,為每一次的選集提供最大的可能,讓這條屬於詩的銀河閃耀出最燦爛的星芒。




陳皓  2014.08.31於台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