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推薦-投資組合管理:理論與實戰

 

推薦-投資組合管理:理論與實戰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許多重要財務課題。從衡量個別資產的特徵開始,再討論如何建立投資組合,進而發展到資本資產定價理論,並繪製豐富的投資組合圖形,使讀者具體掌握操作技術。此外,本書提供生活化的財務知識,以及詳細說明擬定投資決策過程,是一本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好書,亦是多種金融證照考試不可或缺的讀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朝仕




  現職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學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財務金融組博士

 

  經歷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附設空中進修學院企業管理科主任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專長領域

  公司理財

 

  學術著作

  發表論文於臺大管理論叢、管理學報、管理評論、管理與系統、中山管理評論等TSSCI期刊,並曾獲得管理學報論文獎。


 

目錄




第一篇 個別資產



第01章 投資組合概論

1.1 建立投資組合的目的

1.2 尋找最適配置方式

1.3 投資組合的建構步驟



第02章 個別資產的預期報酬率─機率分配法

2.1 預期報酬率的觀念

2.2 以機率分配法衡量預期報酬率

2.3 應用高登模式於衡量不同狀況的報酬率

附錄2.1 折現的概論

附錄2.2 推導高登模式



第03章 個別資產的預期報酬率─歷史資料法

3.1 以歷史資料法衡量預期報酬率

3.2 使用歷史資料法的注意事項

3.3 歷史資料法與機率分配法的比較

附錄3.1 Blume 方程式



第04章 個別資產的風險

4.1 風險的基本概念

4.2 衡量個別資產風險—機率分配法

4.3 衡量個別資產風險—歷史資料法

4.4 風險的其他課題



第05章 個別資產之間的相關性

5.1 相關性的基本概念

5.2 衡量兩個資產的相關性—機率分配法

5.3 衡量兩個資產的相關性—歷史資料法



第二篇 投資組合



第06章 建構投資組合─兩個資產

6.1 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與風險

6.2 投資組合風險的影響因素

6.3 效率投資組合與效率前緣

附錄6.1 推導投資組合報酬率標準差

附錄6.2 推導最小變異投資組合的投資權重



第07章 建構投資組合─兩個資產的進階課題

7.1 效率前緣的再檢視

7.2 無風險資產與融資

7.3 F 仕的決策過程Ⅰ—追求效率性的第一步



第08章 建構投資組合─多個資產

8.1 納入三個資產

8.2 納入N個資產

8.3 納入N個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



第三篇 投資決策與分析



第09章 資本市場線

9.1 建立資本市場線

9.2 F 仕的決策過程II—提升效率性

附錄9.1 推導資本市場線的效率投資組合權重



第10章 證券市場線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式

10.1 系統風險的衡量指標—貝他係數

10.2 特定資產的系統風險

10.3 建立證券市場線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式

10.4 F 仕的決策過程III—要求報酬率的決定

 





推薦-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整合暨案例分析

 

推薦-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整合暨案例分析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三篇



  ‧第一篇 長期照顧專業團隊角色概論:從臺灣長期照顧的發展出發,並介紹長照十年計畫2.0之重要方針及意涵、跨專業團隊合作的概念及模式、跨專業團隊創新整合能力訓練(如:案例討論、Aging 2.0、TBL等創新教學方式),建立起對長期照顧及跨專業團隊整合的概念後,再分別介紹各個專業團隊於長期照顧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以及如何與其他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其中各專業團隊包含了醫師、藥師、護理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照管專員、個管師等,並加入家庭照顧者的權益倡導之內容,全方面的含括及深入長照核心──「以個案為中心」的專業價值。



  ‧第二篇 跨專業案例討論:介紹在長期照顧實務領域中常遇見的來進行案例討論,分別為管路、失能、安寧、高齡、精神專科的案例。於各案例討論中,了解各專業團隊實際執行的照護及給予的方向,讓讀者能更全面性了解長期照顧實務的範疇及內涵。



  ‧第三篇 長期照顧重要觀念與技能:介紹生命末期與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的理念與原則、社區安寧療護的概念及現況、長照機構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等。



  ★本書適用對象



  ‧參加「長期照護專業人力Level Ⅲ整合性課程」培訓者:包含醫師、護理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員、臨床心理師、照管專員等。



  ‧修讀醫學、藥學、護理、營養、職治、物治、社工、老福等相關科系者。



  ‧從事長期照顧臨床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一篇 長期照顧專業團隊角色概論



Chapter 1 綜論

第一節 臺灣長期照顧的發展及特色

第二節 整合照護的意涵及重要性

第三節 跨專業團隊合作概念及模式

第四節 長期照顧跨專業團隊創新整合能力的訓練



Chapter 2 跨專業團隊之醫師照護

第一節 以個案為中心──談長照之整合性醫療

第二節 跨專業團隊中醫師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三節 長期照顧整合性評估分析

第四節 長期管灌餵食方法的介紹

第五節 醫師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3 跨專業團隊之藥事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藥師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個案用藥評估分析

第三節 常見疾病與用藥

第四節 常見藥品交互作用及處置暨用藥安全議題

第五節 藥事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4 跨專業團隊之護理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護理所扮演的角色功能

第二節 護理常用評估工具

第三節 個案照護計畫之擬訂

第四節 長期照顧個案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

第五節 護理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5 跨專業團隊之營養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營養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常用營養評估工具

第三節 長期照顧飲食原則及建議

第四節 長期照顧飲食型態介紹及運用

第五節 常見疾病之營養照護

第六節 營養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6 跨專業團隊之職能治療照護

第一節 職能治療的意義

第二節 職能治療師在長期照顧中的角色及功能

第三節 常見疾病職能治療活動設計原則及活動項目

第四節 職能治療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7 跨專業團隊之物理治療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復健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常見復健評估工具

第三節 常見醫用復健輔具與器材

第四節 常見疾病之復健活動設計原則及活動項目

第五節 物理治療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8 跨專業團隊之社會工作照護

第一節 跨專業團隊中社工人員所扮演的功能角色

第二節 長期照顧個案生理、心理、社會問題之評估

第三節 常見照護問題及調適方案設計原則

第四節 社會工作照護與跨專業團隊的支援與合作



Chapter 9 照顧管理及社會資源運用

第一節 長期照顧服務對象及資源項目

第二節 長期照顧服務申請流程

第三節 各專業轉介條件及連結



第二篇 跨專業案例討論

Chapter 10 管路或失能案例

Chapter 11 安寧緩和醫療案例

Chapter 12 高齡照護案例

Chapter 13 精神專科案例  



第三篇 長期照顧重要觀念與技能



Chapter 14 生死學與臨終關懷

第一節 生命末期與臨終關懷

第二節 緩和照護與安寧照護的理念與原則

第三節 社區安寧療護概念與現況

第四節 社區安寧療護的困境和挑戰

第五節 社區末期照護

第六節 社區安寧案例



Chapter 15 長期照顧機構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  

第一節 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概說

第二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照顧風險與危機處理

第三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經營風險與危機處理

第四節 長期照顧機構常見的天然災害與危機處理





推薦-莫扎特如何帶領 歐普拉及賈伯斯組成的團隊:啟動全腦思維,最大化組織優勢

 

推薦-莫扎特如何帶領 歐普拉及賈伯斯組成的團隊:啟動全腦思維,最大化組織優勢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在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腦袋怎麼老是不夠用?



  .我要如何讓我的團隊更有生產力?

  .為什麼我們有人才、有設備,但就是無法達到想要的結果?

  .為什麼我的組織無法更具創新力和創造力?

  .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身為領導者的我要如何讓自己成長?




  擁有精彩豐富履歷的員工,為什麼工作起來卻有氣無力、績效不彰?滿心抱負的人員,面對工作任務卻依然腸枯思竭,找不到著力點?更糟的是,還有難以溝通的上司、堅持己見的同事、甚至超難搞的顧客……



  針對企業與職場上人與人、人與事往往無法相契合的困境,奈德.赫曼提出「全腦思考法」,安.赫曼─納迪則納入最新的大腦研究結果與實例,透過大腦的四象限模型──全腦模型,幫助你認清自己與團隊成員的思考偏好,發掘各自的專長、技術與潛能,進而提高生產力、推動創新並增進績效,創造個人與組織的最大價值。



  「我不只是運用我的全部腦力,還包括我能借用的全部腦力。」美國前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曾如是說,正是將「全腦思考法」運用於企業經營管理的最佳詮釋,幫助企業及個人突破大腦思考的迷思,創造成功!



  沒有不能溝通的人,只有不對的溝通方式

  用對的方式跟任何人都能打交道,創造最大綜效!



口碑推薦



  「奈德‧赫曼遠遠走在時代前端。早在神經科學成為顯學之前,赫曼便常在文章和談話中提到身心的連結,探討思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他是先驅、天才、開路者。更新奈德‧赫曼的重要著作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可謂安‧赫曼-納迪對世界的一大貢獻,引領我們每個人重新體認盡情發揮天賦的驚人力量。書中許多內容讓人茅塞頓開,對於如何將全腦思考應用在職場、家庭和社會提供許多實用建議。這是一本精采絕倫的作品,堪稱傑出佳作,希望做每件事都能完全投入的人,一定不能錯過本書。」──庫塞基(Jim Kouzes),《模範領導:領導,就是讓員工願意主動成就非常之事》(The Leadership Challenge,合著),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李維商學院(Leavey School of Business)院長暨領導力執行研究員



  「奈德‧赫曼與安‧赫曼-納迪兩位作者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大腦。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表現,必讀本書。」──布蘭查(Ken Blanchard),《一分鐘經理人》(The One Minute Manager,合著)



  「不論你是第一次接觸全腦模型,或準備好研讀這本經典著作的21世紀更新版,凡是有大腦的人都應該讀一讀。你會了解自己的心理運作方式如何改善與擴充你的思考風格,並對周遭其他人的大腦有更多了解,更能互相溝通。」──品克(Daniel H. Pink),著有《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和《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



  「這本書提供各階層領導者都應具備的兩種能力:第一,真正明白我們每個人的處世方式真的都不一樣;第二,真正開始思考『思考方式』這件事。」──洛克(David Rock),著有《認識你的大腦運作》(Your Brain at Work),也是神經領導研究院(Neuro Leadership Institute)院長



  「我們知道追求創新需要全腦思考和全腦團隊,也知道自己生存在一個『全腦』世界。不論你希望以更聰明的方式工作,或打動更廣大的人群,首先必須了解人們的思考方式有多麼不同。」──洛夫提斯(Shannon Loftis),微軟雷蒙遊戲出版(Redmond Games Publishing at Microsoft)總經理



  「安為奈德的原作加入大腦運作的當代神經學觀點,結合人員績效、人際效能、組織設計的最新觀念,完成出色的更新版。全腦模型和HBDI是很強大的工具,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行為,幫助每個人實現發揮『全腦』潛能。」──夏爾博士(Dr. Mark Schar),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設計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兼講師, Intuit, Inc.前資深副總與行銷總長



  「我擔任領導與諮詢的角色將近45年。二十多年來,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第一次帶領我提升到新的境界。我服務過的不少客戶都因為接觸這套方法而創造出全新的思維邏輯。」──派克(Mike Packard),TransCat顧問公司(TransCat Consulting)創辦人與執行長,亮視點眼鏡零售連鎖店(LensCrafters)前執行副總



  「這本書是帶給人正面力量的催化劑,促使我們提升到與人共事時最渴望達到的參與程度。」──漢米特(Daryl B. Hammett, Sr.),Peabody執行教練與績效管理集團(Peabody Executive Coach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Group)執行長, Sears光學眼鏡公司(Sears Optical)前資深副總與總經理



  「我在大學與產業界時都接觸過技術團隊。依據我的經驗,全腦模型能創造心理多元性的初階近似模型,鼓勵合作者不帶批判地發揮同理心,也就更能善用優異的智能,激發創意,做出真正有意義的務實貢獻。」──雷瑟爾森(Charles E. Leiserson),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與工程教授



  「當每個人都了解彼此的貢獻,我們的團隊變得強大許多。我每天都運用全腦思考,個人生活與專業工作生涯都因此獲得很大的幫助,我知道我的團隊成員也是如此。」──惠勒(Brian Wheeler),樂斯達公司(Lastar, Inc.)營運總監



  「別的模型大多偏重行為,因此較難針對問題的解決進行對話。全腦思考則是探索你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比較適合應用在職場上。全腦模型非常有助於促進工作上高品質的討論。」──史諾第(Crystal Snoddy),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全球優質服務主管(Head of Delivery Excellenc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奈德.赫曼(Ned Herrmann)




  全腦思考法的開創者,知名暢銷書作家,因專研思考在創意、學習與商業上的影響而聞名。1981年創立赫曼國際,1988年出版廣受讚譽的著作《創意之腦》(The Creative Brain);1995年出版第一版的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在大腦研究及其商業運用創造新標竿。赫曼以全腦思考模型象徵大腦運作的組織原則,創造出來的體系幾乎可在所有層面改善個人表現與工作績效。



安.赫曼-納迪(Ann Herrmann-Nehdi)



  赫曼國際執行長,善於應用大腦知識來改善商業績效,是這個領域的國際知名演說家、作家和思想領袖。她將全腦思考的原則應用到各種工作領域,包括研發、領導、策略顧問等,並與全世界數百家組織合作過,協助改善獲利能力、領導力、生產力、創新力與整體營運績效。她也為很多探討全腦思考的書籍撰寫部分內容,同時也是炙手可熱的演說家,為國內外機構進行過數百場演講與課程。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EQ》、《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沒有終點的旅程:努蘭自傳》、《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第三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後的虛擬水》[第七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等書。目前專職翻譯。

 


 

目錄




再版序

致謝

前言



第一部 全腦架構

第1章  所有企業都仰賴思考為動力

第2章  理解思考:經營企業的實用性組織原則

第3章  聰明工作:你的思考偏好、能力和事業

第4章  成長的必要知識:成為全腦思考者

第5章  預期差異與善用差異

第6章  從工作中獲得更大的滿足:為什麼說「聰明」是相對的



第二部  思考方式與獲利的關係

第7章  成為會思考的經理:善用認知多元性

第8章  不同思考風格的溝通:如何穿透心理雜訊

第9章  使命必達:激勵、授權與全方位管理

第10章  適才適所的生產效益:人才、職位與任務的匹配

第11章  幫助自己和別人成長:以思考和學習為考量進行人才培養、訓練與輔導

第12章  成功的團隊:善用差異

第13章  影響別人、爭取支持、與顧客連結:說詞背後的思考方式



第三部  在複雜的商業環境引領出一條路

第14章  全腦領導力:在今日世界成功的祕訣

第15章  實現你的願景和價值:言行一致追求最佳績效

第16章  將重心轉向策略思考的必要:如何讓策略規劃值回票價

第17章  真正有效的組織重整:注入活力以創造突破性的成績

第18章  因應亂流:當企業遭遇逆境、風險或危機時

第19章  有效的改變:突破思維邏輯的障礙

第20章  執行長如何思考和領導:全球執行長研究的啟示



第四部 突破性的思考方式

第21章  提升企業創造力與創新力—搶占先機

第22章  透過創意思考創造事業佳績

第23章  追求整個企業的創新嗎?那就將創造力當做內部每一項工作的核心能力



第五部 透過全腦思考追求個人成長

第24章  擴展你的思想,克服心理盲點

第25章  何謂企業家思維?你為什麼需要?如何培養?

第26章  消除障礙,追求全腦式成長



 





 




再版序



  30年前,在奇異公司(GE, General Electric)位於克羅頓維爾鎮(Crotonville)的世界級企業大學,一位很有發展潛力的經理正在接受訓練。他凝神傾聽我父親奈德‧赫曼──當時擔任奇異的管理教育主管──介紹他正在發展的研究,探討大腦如何影響日常的運作。



  那位經理看不出這項資訊有什麼重要性,批評道:「學習大腦的知識當然很有趣,但奈德,」他繼續說:「大腦和管理到底有什麼關係?」



  怎樣回應才恰當呢?「以你的情況而言,非常有關係!」



  1996 年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首度問世以來,奈德讓全世界更多管理者和領導人有機會了解,全腦思考法對於企業每個層面與績效的影響及應用方式。



  我清楚記得最初他為了證明大腦特化所做的實驗──主要是因為他們會把我接上腦波儀(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進行檢測。這就是真真實實與全腦思考法一起成長的人生!



  在那之後,有關大腦的新研究大爆發,對於我們能如何應用全腦思考法來創造企業經營成果,提出很多重要的新見解。更新修訂本書的過程讓我有機會讓每位讀者知道,如何透過很務實的方式應用這些新知識,在職場與家庭中表現得更好,但不需要像我小時候一樣接受腦波儀的檢測。



  在我成長過程中,很幸運能觀察到全腦思考法的所有應用方式,以在日常經驗裡很務實且時常頗具突破性的應用,從個人生活到職場表現全部都涵括在內。這本更新版提供了很多新故事和最佳實踐(best-practice)的案例,說明許多領導人、管理者、個人,以及整個組織如何解放全部的思考力,好在各方面創造更優異的成績。



  事實上,全腦概念的廣泛應用,代表過去數十年來出現了更豐富、更有深度、更多元的案例,愈發凸顯全腦思考法對企業的影響與實際助益。運用全腦思考法的專業人員與企業領導者,現在已經形成數千人的大社群,他們吸收了奈德巧妙簡單的科學方法,以奈德本人可能都沒有想過的方法付諸實踐,讓我們得以在這個新版本裡,參考各種組織與職能領域的案例:職場生產力專家、策略專家、組織發展領導者、電玩開發者、銷售經理、雜誌設計、客服經理,以及其他各行各業,十之八九的財星百大企業都涵蓋進來了。



  還有一點:你會看到每一章都有一幅漫畫,表達那一章的精髓。我從父親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幽默感對大腦非常有用,也非常有效率。



  自父親於1999年去世,我將他的作品帶入21世紀,這是一段很奇妙的旅程。自The Whole Brain Business Book首度出版以來,企業環境已然歷經很多方面的改變,我們對於大腦以及全腦思考法在各種產業如何促進經營成果,也有很多新的了解。現在是時候應該要更新了───才能配合今日職場的現實情況,提供經過驗證、務實的新方法,幫助讀者從他們最珍視的財富以及最有價值的工具:腦力,創造最大值。

 
安‧赫曼-納迪



前言



  你是否發現自己進退失據、充滿挫折、腸枯思竭、面對環境的改變措手不及、與人溝通困難,或是面對「難搞」的團隊成員、同事或顧客,感覺備受挑戰?



  又或者你心存疑惑:



  我要如何讓我的團隊更有生產力?

  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身為領導者的我要如何讓自己成長?

  是什麼因素阻礙了我的組織實現必要的變革?

  為什麼我們有人才、有設備,但就是無法達到想要的結果?

  為什麼我的組織無法更有創新力和創造力?



  你可能還沒有領悟,這些問題通常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思考方式。所以本書教導的全腦思考法非常重要。



  面對今日複雜的企業環境,你和你的組織都禁不起因為溝通不良、團隊運作失靈、領導人欠缺足以克服亂局並達成目標的遠見和靈活度等所造成的阻礙。如果你一直趕不上變化的速度,或是提不出精彩的構想而停滯不前,絕對無法與對手競爭。而且你鐵定沒有一再浪費時間、人才與資源的本錢。



  這是艱鉅的挑戰,但本書會告訴你答案近在眼前,等待被釋放。一切都始於思考。



  所有企業都是以思考為其動力。不論你是要貢獻一己之力或領導一個團隊,也不論你是服務於中小企業或大型全球性組織,本書的宗旨就是要幫助你了解思考方式如何影響你的表現,你需要何種工具改善思考方式。我們未必都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本書會幫助你了解,不同的思考偏好會造成什麼影響(包括你自己的偏好),並介紹一些簡易的方法來強化你的思考靈活度,讓你能更有效地與想法不同的人共事,運用周遭最優秀的思想資源來避免因延宕、錯失良機及其他企業風險而付出高昂的代價。



  除此之外,你會重新發掘自身思考已發揮和未發揮的全部力量。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思考力,以及如何超越你的預設心理,攀登新的高峰。在複雜的世界,靈活應變的思考力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從某個意義來說,很多個人和組織都因未能因應今日的現實調整思考方式,而必須走較遠的路才能達到目標。本書會把你送上快速道路。就像一位高階主管所說的:「如果我早幾年知道這些觀念就好了,不知會省下多少時間,避免許多挫折感!」



  不論你的目標是什麼,聰明的思考方式有助於讓你更快速、更有效率、更有效地達成目標。這本書會幫助你了解,重要的不只是思考的內容,思考方式也很重要。本書還會打開你的眼界,認識與善用所有能夠為你所用的「智囊」,擴充你的思考力,讓你所做的事能發揮最大的效果,提升創意、效率與績效。



  你可以預期的收穫



  自從本書初版問世以來,研究大腦與企業的相關資訊呈現爆炸性成長。包括大量的研究與書籍、新「神經」應用領域的出現,以及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讀到、聽到的重要研究成果。但在這所有的資訊裡,還是需要一種回歸現實世界、探究「這要如何應用以及我如何用以創造佳績」的實際考量,這些在偏學術性的討論和建議裡往往付之闕如。本書力求讓這個主題的討論保持務實、切合需求、可以實踐。你不會讀到複雜的理論或含糊不清的哲學;你會學習到務實的、經過驗證的模型、技巧和可行的解決方案,優化你的績效和改善企業經營。



  《莫扎特如何帶領歐普拉及賈伯斯組成的團隊》所探討的,是今日任何產業類別、企業規模、地理範圍的組織,都會面對的核心問題。書中分成幾個部分來回答下列問題:



  1.    我的思考方式如何影響我的績效,我如何才能更成功地發揮全腦思考法?

  2.    我如何利用全腦思考讓認知多元性發揮效用:如何管理與領導思考偏好不同的人,如何與之合作、溝通、協調以及影響他們?

  3.    在今日複雜的世界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我該如何讓自己更靈活、更能掌握策略優勢、更能發揮效果?我要如何學習執行長的思考方式?

  4.    從務實可實踐的角度來看,我如何放手讓創意與策略思考力發揮,在個人、團隊、組織的層次推動創新?

  5.    我可以採取哪些步驟,繼續學習、成長、形成與發展我的思考方式?



  你可以依序閱讀各章,以完整地認識全腦思考;也可以針對當前遇到的急迫挑戰,找出專門討論的章節來閱讀。除了會提供公司、產品、個人的許多真實案例,讓你可以立刻了解,還會學習到具體的技巧,策略性地將你們公司的思考方式直接聚焦在最主要的企業挑戰上,或是在你個人的領域擴充思考能力。每一章的最後會濃縮整理出重點,並提供下一步的建議,幫助你實際應用學到的概念。



  全腦思考法的威力: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這本書更新了奈德‧赫曼的突破性傑作,探討全腦思考的商業應用,提供很多有趣的故事,取材自赫曼從最早在奇異公司負責管理人才的養成,到跨足成為這個領域裡開創性的研究人員、作家、思考領導者,這一段不凡的旅程。



  奈德‧赫曼於1999年去世,但他的影響持續擴大。在初版中的概念、基礎和精神──包括他的獨特觀點──都保留了下來,更添加了過去數十年的最新個案、新的應用方式,和新的企業議題。在商業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運用全腦思考法而獲得良好成效的例子,同樣的效益也在學術界成功複製。諸如華頓(Wharton)、史丹佛(Stanford)、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大專院校,將這些概念運用在工程、主管培訓、企管碩士以及各種創新課程。在企業的訓練與發展領域,全腦思考的應用、設計、實踐這整套學科,在十之八九的財星百大企業以及全球各類型中小企業中持續成長。由奈德‧赫曼的女兒安‧赫曼-納迪領導的團隊繼續赫曼的研究,赫曼的孫子凱林(Karim Nehdi)最近也加入行列,這本完全更新的版本便是以他們所提供數十年來的具體案例為基礎。最後的成品提供已證實有效的工具,而且讀者不需具備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就可以立即付諸實踐。



  從教室到董事會會議室,全世界各地有數以千計的專業人士在各個領域應用全腦思考法。他們每一天都證明了赫曼的信念是對的:改善思考方式就能有更好的成果。



  大腦是你的—現在就學習讓你的大腦發揮前所未有的功用吧!

 





推薦-外資銀行中國業務實務系列 5:授信風險‧新外債‧FT帳戶

 

推薦-外資銀行中國業務實務系列 5:授信風險‧新外債‧FT帳戶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由於中國經濟進入不斷調整的新常態,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業務策略也隨之不同,一方面,在中國銀行業壞帳比例大幅攀升背景下,外資銀行紛紛將「風險控管」置於中國業務的核心地位;其次,外資銀行要如何掌握外債,FT帳戶等一系列最新外匯變化,及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自貿區先行先試的外匯政策,才能為外資銀行在境內、外客戶提供便捷又具效率的資金方案,都將會在未來深深影響外資銀行在中國拓展業務。



  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著的《外資銀行中國業務實務系列 5:授信風險‧新外債‧FT帳戶》延續過去強調「實務」的傳統,從外資銀行在中國開發業務過程中,所可能遭遇的最新法律、財稅、外匯三大領域問題,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深入分析,以總計一百篇的專題形式,為所有在中國的外資銀行,提供與中國現場最接地氣,最務實的業務建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




  「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是由台資銀行從業人員與富蘭德林共同發起設立,經台灣內政部核准登記的民間社團組織,目的在為台資銀行派駐大陸的從業人員,或在台灣從事與大陸相關業務的銀行人員,提供一個法律、財稅、外匯等眾多研究,以及促進不同台資銀行間業務交流的專業平台,使台資銀行大陸業務從業人員及時、有效地掌握大陸金融環境變化,確保在最低風險下安全且有效地開發大陸銀行業務。



  「台資銀行大陸從業人員交流協會」為達到專業交流的協會宗旨,將持續以出書、講座、論壇等不同形式,為台資銀行在大陸業務推廣所遭遇的各類專業問題進行探討,期盼透過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為台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尋求更多、更安全的商機。



富蘭德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富蘭德林」定位於精品投資銀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ing),為台商提供輔導上市和PE投資(私募基金)兩大價值,富蘭德林證券除了是台灣唯一只從事IPO業務,聚焦於台商F股上市櫃的證券公司外,「富蘭德林」設立於上海的投資銀行團隊,更已成功投資並輔導了 9 家台商在A股掛牌,在目前25家台資企業大陸上市中占比超過1/3。



  富蘭德林2007年-2016年輔導台商成功上市實例

  1 2007年8月 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2 2010年8月 昆山金利表面材料應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3 2010年12月 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小板

  4 2011年4月 昆山聯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回台F-上櫃

  5 2011年9月 昆山新萊潔淨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創業板

  6 2011年12月 基勝工業(上海)有限公司  回台F-上市

  7 2012年4月 怡球金屬資源再生(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8 2012年9月 鮮活果汁工業(昆山)有限公司  回台F-上櫃

  9 2013年12月 浙江東明不鏽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F-上市

  10 2014年1月 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鼎新ERP)  深圳創業板

  11 2014年1月 艾艾精密工業輸送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2 2014年8月 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3 2015年1月 信音電子(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4 2015年4月 南京阿法貝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三板

  15 2015年5月 聯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上櫃轉上市

  16 2015年12月 三汰控股(開曼)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F-上櫃

  17 2016年3月 鮮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回台上櫃轉上市

  18 2016年6月 哈森商貿(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19 2016年9月 優德精密工業(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創業板

  20 2016年12月 亞翔系統集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主板

 


 

目錄




導讀



第一篇 法律

【1】 保證金跨境質押業務法律分析(上)

【2】 保證金跨境質押業務法律分析(下)

【3】 應收帳款跨境質押業務法律分析(上)

【4】 應收帳款跨境質押業務法律分析(下)

【5】 不動產跨境抵押業務法律分析(上)

【6】 不動產跨境抵押業務法律分析(下)

【7】 徵提跨境擔保品應注意風險(上)

【8】 徵提跨境擔保品應注意風險(下)

【9】 中國大陸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對銀行抵押業務的影響

【10】 對合同預留空白處的處理

 

第二篇 外匯

【37】 新外債政策解析(1)――金融機構

【38】 新外債政策解析(2)――企業

【39】 新外債政策解析(3)――與原外債政策比較

【40】 新外債政策業務模式――境內外聯合授信融資

【41】 新外債政策對台資銀行業務影響分析

【42】 台商如何選擇新舊外債政策

【43】 FT帳戶、NRA帳戶及OBU帳戶用途差異解析

【44】 利用自貿區FT帳戶打通境內融資管道

【45】 利用自貿區FT帳戶打通境外融資管道

【46】 利用FT帳戶進行利潤分配

【47】 提前購匯與遠期購匯差異分析

 

第三篇 財稅

【82】 高新技術企業新規影響台商納稅

【83】 利潤匯出所得稅滯納金實務分析

【84】 利用研發費用抵扣新規節稅

【85】 金融同業往來業務免徵增值稅的規定

【86】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的異常區間

【87】 員工薪資及福利費稅前列支政策

【88】 水電能源等支出所得稅前列支的問題

【89】 分行利潤匯回總行涉及的所得稅

【90】 如何計算向境外支付費用時必須代扣代繳的稅費

【91】 處置抵債資產的稅收問題

【92】 銀行出售不動產增值稅處理

 





推薦-溫暖(光碟)

 

推薦-溫暖(光碟)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在還沒搞清楚什麼是人生的年紀裡,安安(15歲)、珊兒(13歲)和藍藍(17歲)都誤入了歧途,想在成人世界裡,得到一絲溫暖,一絲慰藉,一絲純淨無雜質的愛,卻不知道自己一步步踏入了更黑暗的深淵......。 雨潔,一位竭盡心力的社工,看盡兒少性剝削(性交易)案件,經常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無力感,在她協助安安和珊兒進入中途之家後,在那裏還有親切關心諮詢的三玲姐,以及剛入職場社會經驗不如這些少女們的小平;然而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觀……本片改編自真人實事,訴說社會工作者如何協助迷途少年重返社會的故事。



  片長:80分


推薦-Makeblock創客空間套件使用指南(啟蒙版、啟蒙進階版、標準版)

 

推薦-Makeblock創客空間套件使用指南(啟蒙版、啟蒙進階版、標準版)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豐富範例,循序漸進理解機器人原理,即使對程式設計零基礎也不用擔心。。



  讓讀者能夠快速地領會到動手做的樂趣外,更期盼藉此形成一股Maker的氛圍,激發出更多元化的創意。



  所有科別階適用,囊括啟蒙版、標準版、進階版。

 


 

目錄




第一篇 序

1‐1 創客與創客教育1

1‐2 Makeblock 創客空間套件 .



第二篇 金屬積木篇Mmetallic Block Section

2‐1 摘要Summary

2‐2 結構件Structures

2‐3 傳動元件Driving Components

2‐4 執行機構Actuator

2‐5 動力來源Power source

2‐6 氣動與液壓傳動Pneumatic and Hydraulic Drive

2‐7 五金及工具Hardware and Tools

2‐8 機械系統設計方法實例Cases of System Design



第三篇 電控模組篇Electronic Modules Section

3‐1 摘要Summary

3‐2 主控板Main Control Board

3‐3 感測器Sensor

3‐4 通訊模組Communication

3‐5 顯示模組Display

3‐6 控制模組Control

3‐7 執行模組Execution

3‐8 動力模組Motor

3‐9 馬達驅動模組Motor Driver

3‐10 轉接模組Adapters



第四篇 程式軟體篇Software

4‐1 基礎Basics

4‐2 動作指令區Action

4‐3 外觀指令區Appearance

4‐4 聲音指令區Sound

4‐5 畫筆指令區Paintbrush

4‐6 數據和指令區Data and Instructions

4‐7 觸發事件Events

4‐8 控制指令區Control

4‐9 偵測指令區Sensing

4‐10 數字和邏輯運算指令區Operators

4‐11 機器人模組指令區Robots

4‐12 程式結構Programming Idea



第五篇 創客實作篇

5‐1 創客教室的營運規劃

5‐2 基礎培訓型 傳動元件認識(金屬積木)★

5‐3 基礎培訓型 Scratch(mBlock)圖形化程式軟體★⊙◎

5‐4 基礎培訓型 認識超音波感測器(電控模組)★⊙◎

5‐5 創意組裝型 智能檯燈★⊙◎

5‐6 創意組裝型 智能車庫★⊙◎

5‐7 創意組裝型 澆花機器人★⊙◎

5‐8 創意組裝型 升國旗比賽★

5‐9 創意組裝型 吹泡泡★⊙◎

5‐10 創意組裝型 開啟橋★

5‐11 創意組裝型 遙控天梯★

5‐12 小型活動比賽 拔河小車★⊙◎

5‐13 小型活動比賽 桌面運輸小車★

5‐14 大型活動比賽 創客馬拉松★⊙◎

※可搭配標準版之主題標註為★,啟蒙版為⊙,啟蒙進階版為◎

 





推薦-待辦事項這樣列,工作當場完成一半:只花兩分鐘、用五個詞,裝忙整理清單,你再也不會被「沒做完」追殺

 

推薦-待辦事項這樣列,工作當場完成一半:只花兩分鐘、用五個詞,裝忙整理清單,你再也不會被「沒做完」追殺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一進公司,LINE、臉書、郵件就不斷湧來,每件事都急,我原來要做的事怎麼辦?

  ◎突然想到一個好idea,老是忙完就忘了,好可惜。

  ◎待辦事項清單越寫越長串,越看越懶,怎麼寫,讓我立刻動起來?

  ◎每天花這麼多時間工作,累的半死,這樣的人生真的有意義嗎?


  

  本書作者班‧以利亞從2009年開始在蘋果擔任企業顧問,

  能在這樣世界一流的公司任職,能力與效率一定非凡,

  但他卻很誠實的告訴大家:「我其實天生愛拖延和耽擱。」

  也因這個愛拖延的天性,讓班找出讓工作變得更好更快的方法。

  怎麼辦到?善用待辦事項清單。

  

  別人記待辦事項是把沒做的事情全部寫下,大事小事全都列,

  他卻只花兩分鐘,五個詞,先裝忙,整理清單,

  這樣子列出待辦事項,工作當場完成一半。

  歷任蘋果公司、奇異電氣,就憑這個!

  

  ◎這樣列待辦清單。爆量負擔減成一半!

  ‧列清單,不是寫下沒做的事就好:

  一旦出現好想法,必須在兩分鐘內立刻移出心頭(腦袋裝不下的,馬上裝口袋);

  還有,想擷取好點子,要寫句子、用動詞,不能隨手塗鴉。

  

  ◎利用工具思考。工具沒有錯的,只有挑錯的。

  ‧工具影響思考,思考決定成果。我該怎麼挑工具?

  手寫、鍵盤、說話、心智圖、大綱、塗鴉……怎麼套用在不同工作?

  ‧開工就只用兩類工具、完工只要兩個步驟。(是,就這麼簡單)

  更重要的是,別忽略手寫,這是刺激你想法的重要工具。

  

  ◎待辦清單2.0,依情境轉換做事智能,你的清單馬上升級智慧型!

  ‧待辦事項總是亂序到達?你要根據情境列出什麼環境,適合什麼工作。

  ‧然後用時間、空間、想法來分類你的工作:例如,有些事現在不做不是拖,

  是等到對的情境做。

  

  ◎待辦事項不是寫完就算,要隨時複查,就不怕突發狀況。

  ‧資訊先複查,再更新,有三個標準:相關性、流量和急迫性,

  才不會白紙寫空話。

  ‧不斷問自己這件任務可以:刪除、存檔、執行、委派、推遲(五個詞)。

  你再也不會被主管追問:為什麼報告還沒交?

  

  ◎待辦事項還可以結合人生目標,有夢想?胸懷大志?

  ‧再高遠的目標,都可以照本書的方法,轉換成接下來十分鐘內能完成的任務。

  ‧你的「現在需要」有助達成「將來目標」嗎?畫出重要性樹狀圖,找出人生的

  藍圖後,再用完整句分割,人生目標自然立體成形!

  

  這樣列工作清單,讓你在不知不覺間,讓待辦事項成為第二大腦。

  這套連在蘋果工作都吃香的管理法,你一定要試試!



名人推薦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

  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敏敏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

  筆記女王/Ada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班‧以利亞(Ben Elijah)




  目前是蘋果公司的顧問。他一開始服務於全球幾家大型的科技公司,克服了工作效率過低的難題後,開始到各大企業擔任講師,幫助人們在資訊龐雜的世界,與各項矛盾的資訊建立更好的互動關係。



譯者簡介



蔣雪芬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伯明罕大學觀光政策與管理碩士。譯有《讓錢不斷流進來的說故事技術》、《吃培根,別慢跑》、《沿著寂寞,我找到自由》(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 列出待辦清單,讓自己更優雅的面對每個明天

前言 拖延,所以我工作效率最好



第一章 這樣列清單。爆量負擔減成一張

好想法要長留,必須立刻移出心頭/內心訊息,無品管的隨手寫/

外來訊息,多個管道各自分配注意/擷取點子,要寫句子、不能隨手塗鴉 /

空出空間,製造混亂/記憶是汪洋,所以需要文字救生艇/

腦袋放不下的,裝口袋



第二章 整理待辦事項。「未完成」就不再折磨你

想偷閒就整理待辦清單,不用腦卻有產能/「未完成的事」會變成懸念來擾人 /

畫個決策樹,決策樹畫完、工作也忙完/未完成的工作,不影響手邊工作



第三章 利用工具思考。工具沒有錯的,只有挑錯的

怎麼挑工具?工作性質分開放和封閉式創作,先分類/好點子,需要「封閉」整理 /

不同的資訊處理工具,各有所長/怎麼選?工具性質分數位和類比,先歸類 /

開工就只用兩類工具、完工只要兩個步驟/工具影響思考,思考決定成果/

創意不靠空想,靠「編輯」/工具的局限性,造就決策力/

劃掉整理好的筆記,刪掉模糊的資訊



第四章 待辦清單2.0

待辦事項總是亂序到達,根據情境列出優先/什麼環境,適合什麼工作,列出來/

情境不單指地點,有三要素/用這些「動作」對抗拖延老毛病/

用時間、空間、想法來分類你的工作/現在不做不是拖,是等到對的情境做/

釐清情境,所有工作變得立即可行/以情境定義出最優先工作/

行程規畫不留白/對的情境,列出精準的待辦清單



第五章 工作計畫切成待辦事項。立刻簡化

專業能力不同,「工作」難易就不同/把工作拆成「一個步驟就完成」的幾個任務 /

切割大計畫的利刃——一個動詞的完整句子/進度、行事曆自動冒出來!/切成最適規模的任務,自動完成好計畫 /工作壓力不見了/需要預先規畫每項細節嗎?



第六章 待辦清單讓工作與人生目標結合

把長遠目標轉換成,接下來十分鐘能完成的任務/

你的「現在需要」有助達成「將來目標」嗎?/畫重要性樹狀圖,讓工作結合人生目標 /樹狀圖的分枝,找出內心渴望/完整句分割工作計畫,使人生目標立體成形 /

花太多時間回應急迫的事,這種工作會使你倦怠/工作和你的渴望很不相關?也許那不是你真正的渴望



第七章 讓舊資料成為新工作最佳參考

完成的工作,明確畫下句號/資料歸檔,就不會一直覺得「未完成」 /

快速決策和傾倒,不遺漏/兩分鐘內,快速歸檔/舊資料是新工作的最佳參考/

傾倒區產出好點子,不用重新構思



第八章 複查待辦清單。不怕突發狀況

無懼突發狀況,靈活轉移工作焦點/資訊先複查,再更新待辦事項/

通知來了!一定緊急/每天早上複查/每週複查——整理你的計畫/

人生,也要複查/列待辦事項,就是提煉資訊/建立外部工作記憶體,鬆綁大腦 /

不被別人的「急事」拖累



結論 習慣不會一次養成,重點是觀念形成

結語 讓待辦清單成為第二大腦





 




推薦序

  

列出待辦清單,讓自己更優雅的面對每個明天 智緯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敏敏


  

  每天被時間追著跑?總覺得事情做不完?如果你對於手邊混亂的待辦事項感到無力,那麼本書就是你需要的指南針。作者透過清楚且簡單的步驟,讓人在如汪洋般的待辦工作中,有步驟依循、有方向指引。讀完本書後,的確讓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竟研發出如此多樣的做法,而這些方法的確能幫助很多每天忙碌的工作者,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工作效率代表掌控力和洞察力。作者以這個假設當作前提,並以「改變習慣」的角度切入,從根刨出拖延的老毛病。再透過改變習慣迴路,以層次和步驟帶你建立新的工作好習慣。我相當推薦「待辦事項這樣列。爆量負擔減成一張」的單元。透過各種手邊的工具,把待辦事項列在同一個地方,並儲存靈光一閃的點子。這類似於個人「工作──點子」的儲存站,可以協助我們不斷更新和檢驗待辦事項。這和我的工作習慣,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我身兼三種角色:專業講師、學生、母親。三種角色相互拉扯,剛開始真像處在混亂的黑洞中。但我學著把待辦事項固定寫在週記本上,同時只要有突發事件或創新點子,我也會寫在這本週記本的筆記區。此外每天晚上十點到十二點,是我固定的複查時間,我會用粗紅筆劃掉今天完成的事。確定各項工作的進度後,會再確認後三天的工作清單。

  

  這個「要事管理」的工作方式,讓我平穩的扮演三種角色,也讓自己慢慢的脫離混亂之流。隨著整理資料以及經驗累積,工作效率不但漸漸提升,也順利擺脫本書所說的「裝忙的陷阱」,更能主動規畫自己的人生。

  

  「專注」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呀!但工作要有效率,又是每個工作者必學的一堂課。本書有個特別的論點:「情境影響力」。在相關主題的閱讀中,這是很少見到的主題,卻很令人稱喜。本單元提到環境的干擾與否,決定了我們的專注力。換個方式說,我們能不能專心、一氣呵成的做完某件事,有時候不是取決於意志力,反倒是因為周遭的人事物,會不會打斷我們手邊的工作,才更是關鍵!

  

  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讀者管理自己的周遭環境,透過「情境管理」,讓自己在某種環境中快速完成最適合的工作。久而久之,當你看到某個地方,就會馬上自我暗示應該專注於哪件事,並心生專注的心流。

  

  這個章節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文字創作歷程。我只要在家裡的書房,就總是覺得腸枯思竭、沒個頭緒、寫不出幾個字來;但非常奇妙的,只要拎著電腦、進到星巴克、沉浸在咖啡香中,透過肢體接觸沙發椅,即使再吵鬧的空間,我總能讓文字從指尖流暢而出。因此,如何依照不同的工作,有效的將它們分配到不同的環境中完成,是我相當推薦的工作好習慣。

  

  最後,再談談意志力。作者在本書的最後,強調「意志力」主宰工作效率,也是最終成敗的關鍵。這不禁讓人再度感慨,改變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呀!再多的技巧,少了強大的意志力支撐,那些曾經努力的小小改變,都會在一瞬間變成泡沫和幻影。因此讀完本書後,我回想作者在自序中的自我調侃,他覺得如果不趕緊想個辦法,自己的工作進度將完全跟不上公司的要求!所以才努力的研讀和蒐集提升效率的各種知識,並期待可以幫助更多人。

  

  難道,一個人只有在面臨困境時,才會「下定決心」嗎?讀完本書後,或許你可以給自己更多小小改變的契機──一次改變一項習慣就好,讓自己不斷的練習,養成扎實的好習慣,讓自己可以更優雅的面對每個明天。持續改變,不斷學習!  



前言



拖延,所以我的工作效率最好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研讀、討論和撰寫工作效率這個主題。怎麼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過去,我對此非常不擅長。從十幾、二十歲開始,也就是剛進入職場時,這個困擾就出現了。



  我天生容易拖延。工作時,如果要做的事在先後順序上有衝突,或要把注意力同時放在好幾個地方,就會一團亂。更別提時間管理,簡直糟透了。最嚴重的是心理障礙,讓我很難及時回應周遭發生的事。要不是發展出待辦事項的工作系統,我的工作效率很可能比任何人都還低。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聽我說?



  因為深受某項問題困擾的那個人,最能提出建設性的解決辦法。我一直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且成功了。因此,我想讓各位也知道該怎麼做。比起大部分的人,我的問題更嚴重,而且我相信其他人也有相同的困擾。



  你翻開了這本書,或許就表示你有同樣的煩惱,而我想透過本書把提升工作效率的知識和工具分享給你們。



  讀完本書你能……



  本書會提供提升工作效率最好的做法,並把我的個人經驗和觀點,整合成一系列簡單、容易上手的工作好習慣,用來得心應手之外,效果也很顯著。



  我以系統化的方式思考:工作效率和人們與資訊或外界互動的方式有什麼關聯?它如何牽動人們的思考模式?本書提供的方法可不是鬆散的訣竅和簡單的花招,更像是一套連貫性的系統,整合了許多相關資料,和個人的諸多想法。你會發現,本書不但能幫你提升工作效率,對如何運用資訊,也提供了新的見解。



  忙翻、做不完──問題到底出在哪?



  「大家常常說,是因為資訊超載。假如真的是這個問題,恐怕才剛走進圖書館,你就要被逼死了。」



  《搞定!》作者管理大師大衛‧艾倫(David Allen)



  我和艾倫的觀點一樣,從不認為資訊超載是個問題。確實,這個時代的人正面臨史上最大量的資訊流,但是歷史上的任一個時間點,都會有人提出這項論述!像是發明印刷機和電報,或書寫方式出現後,個人和外界資訊量的互動早已迅速增加。幾個世紀以來,運用資訊工作的人總有相同的抱怨。



  英國詩人雪萊(Percy Shelley)在《詩之辯》(Defence of Poetry)中曾說:「知識不虞匱乏……我們接收資訊的量已經超出自我意識,人們太過貪食,吸收的資訊超出能夠消化的程度。」



  與其說是資訊超載,應該說不良的決策或缺乏決心,才會造成工作效率低落。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教育體系沒有教導學生怎麼做決策,還是處理資訊時,大腦就是天生不可靠。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只要決策不當就會有麻煩。



  工作效率低落的人,常會發生以下三種情形:



  ‧工作中,只要有任何事發生就會受影響。這種人往往覺得自己完全無法掌握發生了什麼事,也沒有能力分配時間。



  ‧有些人一整天下來,分明有能力完成手邊工作,但盡做些沒意義的工作。就像花了一整天,只更動家具擺設或歸檔等枝微末節的事。



  ‧有些人太愛做夢,對一定時間內能產出的價值,空想有餘,卻無法實踐。老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工作計畫間穿梭,但計畫缺乏重點、沒有成效。我自己就是屬於這類。



  這邊指的工作效率不是代表能生產出多少東西、做事方法有多麼聰明、同時處理很多工作,或有辦法順利完成討厭的工作。工作效率代表掌控力和洞察力,也就是說能夠掌控手上的資源,並認清什麼事情才是真的重要、值得關注。



  我常聽到有人說追求提升工作效率,就像打一場必敗的仗。不然就像是我的客戶和同事已經習慣壓力和疲乏,總覺得自己在追趕行程,卻沒想過這是可以改變的。



  更慘的是,有些人還把塞爆的收件匣、緊湊到失控的行程和高血壓當作榮譽的象徵,彷彿在說「我要失控了!我工作太操勞了!但是,非我不可」。現在,我要告訴你,這是可以改善的──只要先改變你的想法和習慣。



  一旦體會到新習慣的效果,你就會明白差異何在,效果比效率更重要,因為當新習慣有了效果,當然就會更有效率,也更能掌握手邊的工作。要實現這點,必須從以下三點開始改變:



  ‧用更好的方法來處理資訊。尊重大腦的天賦和限制,才不會被大量的外部資訊綁架。

  ‧建立框架。框架能幫助你決定什麼事值得注意。

  ‧創造力。為了保有創造力,而放棄上述兩點也沒關係。但是分神發想後,一定要有明確的方法重拾掌控力和洞察力。



  將這些改變成了習慣,你就擁有掌控力和洞察力,能夠適當的回應所處的情境,和湧向你的資訊。



  這本書,你可以這樣用



  關於工作效率的書,大多像參考書,必須從頭讀到尾才能領悟書中各項論點,或找出參考依據;讀完後如果需要某項提示時,可以再快速翻閱特定章節。但有效的教學指南書往往不是參考書,因為參考書的概念基礎得依賴前面的章節,所以過不了多久,你就要再重頭讀一遍。此外,參考書籍雖然會設計提示功能,但缺乏整體的基礎概念。



  就討論工作效率的書來說,「提示」和完整的「架構」缺一不可。先學習原理再加以運用當然很重要,但參照的資料也不能少,如此一來才能融會貫通,所以我以八個習慣來架構本書。這八個習慣足以把各種工作面向整合成一個系統,讓你能一次培養一項或兩項習慣,輕輕鬆鬆的把提升工作效率轉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書每章節都是以習慣迴路(habit loop)為架構,也就是培養習慣的三個要件,我會敘述「為什麼」需要這項習慣。接下來再討論「如何」建立新的慣性。最後一部分則會告訴你,這項習慣會帶來「什麼」好處。



  這裡談的「為什麼」也就是觸發習慣的誘因,和形成這項習慣的基礎,以助你養成每個習慣。先內化一項習慣後,它就能成為培養下一個習慣的穩固基礎。注意,請避免要求自己一次接受多項新習慣,因為改掉舊習、採納新的,會花點時間和精力。



  本書會用習慣來提高工作效率,有兩個原因:第一,習慣可以讓我們把一堆有趣而複雜的概念,轉成容易消化、輕鬆採納的資訊模組。第二,顧名思義,習慣是自動行為,不用經過思考。我希望工作效率的核心概念能變成各位的生活習慣、能自動履行。也就是說,做某事前,你已經設想過,所以再遇到相同的事,不必有意識的去思考就能觸發好習慣。



  形成習慣和改變習慣



  「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行為,而是習慣。」──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嘗試著改善工作效率時,只要是相關書籍,我一本都不放過,但卻不斷失敗。誤以為這些內容看起來合理,又都能理解,所以只要輕鬆彈個手指,就能改變生活方式,但這一點也行不通。我曾嘗試各種方法,有時候下載最新的待辦清單軟體,還真的有點效果,但是我同時改變的太多、太快了。也許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因此我終於明白,必須以習慣的形式,一次改進一項。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的結尾寫到,他如何運用習慣迴路,也就是提示(cue)、習慣(routine)及獎勵(reward)三步驟,分析到底是什麼樣的癮頭,養成他的壞習慣。我把「養成習慣」的過程簡單摘要如下:



  ‧找出想改變什麼慣性行為。

  ‧以獎勵來試驗。

  ‧隔絕引發壞習慣的提示。

  ‧計畫如何改變、設定警報和觸發條件,來預先阻止壞習慣。



  本書聚焦於於建立新習慣的同時,也讓你改掉舊習慣。書中介紹有關於工作效率的每項習慣時,都會先討論會有哪些提示,並分析為什麼比起外界的誘導,內心的渴望對你更有利,也會提出建立該項習慣後,你可以獲得什麼好處,這會讓你產生動力。假如你突然不知所措,試試以下列綱要來培養新的習慣:



  ‧你想培養什麼新習慣?

  ‧這能帶給你什麼益處?

  ‧多常實行這習慣?

  ‧在什麼情境下需要它?

  ‧什麼提示能觸發這項慣性行為?

  ‧哪種渴望存在於觸發習慣的提示之中?例如:分心、進步、秩序或完成。

  ‧養成新習慣後會有什麼獎勵,用以滿足你的渴望?





推薦-童書遊歷:跨越國境與時間的繪本行旅

 

推薦-童書遊歷:跨越國境與時間的繪本行旅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繪本職人賴嘉綾因為喜歡繪本,曾經四處走訪世界各地傑出的圖畫書創作者,親自拜訪他們擺滿作品、畫具的工作室;十幾年來,也搜集了一屋子的繪本圖畫書,為了深刻瞭解繪本,她更喜歡起身進入書中故事的場域。



  在丹麥,她看到安徒生不順遂卻精彩的人生;

  在法國,她感受到繪本不甜美、離經叛道的批判精神;

  在日本,一個兒子為了延續母親的精神,精心保存繪本原畫所下的工夫,令她感動得紅了眼眶。



  這本書集結了她多年的世界旅行心得,

  可以當作繪本故事參考,也可以成為熱愛繪本同好的未來旅行計畫。

  透過書中的文字與圖像,繪本不再只是小孩子看的讀物,

  更是幾百年來,世界人類的人生故事與縮影。



好評推薦



  ★「嘉綾不只做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更將我們帶到故事的夢境、故事創造者的故鄉和工作空間,讓我們體會故事人的理想境界。」──毛毛蟲哲學基金會創辦人 楊茂秀



  ★「關於我非常喜歡的繪本作家,嘉綾自他的生平、技法、跨國合作談到理念的實踐過程,信手捻來的豐富知識以及資訊連結教我讚嘆。」──明曜親子館負責人 梁旅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賴嘉綾




  專職繪本評論、推廣,部落客,現居台北市。



  身為母親,長期致力推廣繪本閱讀,帶領成人繪本讀書會、撰寫書評與部落格、翻譯繪本,並經常協助書店與出版社選書。



  為了深入探訪繪本故事的源頭、滿足自己源源不絕的好奇心,身體力行「立體式閱讀」,憑著一股傻勁直接走訪當地,過程中驚奇不斷。下一個目標是回家讀書、寫作,佈展,借鏡世界回到台灣,因為「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畫,著有《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以上由星月書房出版)、《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二》(書林出版)。



  個人網站:charlenelai.com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繪者簡介



信子




  1987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復興商工廣設科。平常喜歡宅在家睡覺、打電動、發呆。喜歡畫奇怪繪本以及研發遊戲,每天滿心期待創作更有趣的作品。著作有《奇怪阿嬤》繪本系列《小兔子的奇怪阿嬤》、《奇怪阿嬤的奇怪馬戲團》、《小兔子的奇怪森林迷宮》繪本遊戲書。

   

  信子粉絲團:www.facebook.com/Yesbuko


 

目錄




推薦序一 閱讀的饑餓和飽足之後的夢鏡/楊茂秀

推薦序二 追尋自我的童書心路/梁旅珠

作者序



丹麥

‧愛說故事的旅者、愛旅行的作家─安徒生博物館



荷蘭

‧寫作是延續生命最好的方式─安妮之家

‧不說話的兔子有什麼特別意思呢?─米飛兔博物館



比利時

‧以百分之百的力量去做一件事─艾爾吉博物館



法國

‧期待無法期待的邂逅─湯米‧溫格爾博物館



英國

‧波特小姐為地球保存了好風景─湖區小兔彼得

‧到牛津尋訪愛麗絲與兔子─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

‧隨時都有繪本原畫展─Illustrationcupboard Gallery



美國

‧開啟兒童閱讀的新時代─紐約公共圖書館

‧以好奇純真的心,成為世界公民──好奇猴喬治專賣店

‧偶遇、奇遇、再度相遇──蘇斯博士國家紀念雕塑公園

‧如果可以一直待在家裡不出門─艾蜜莉‧狄金生故居

‧繪本美術館的靈感之源──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

‧四季拜訪─艾瑞‧卡爾繪本藝術美術館



日本

‧請問你是幾號星球來的?─小王子美術館

‧持續閱讀繪本的轉折點─東京國際兒童圖書館

‧小荳荳的列車出發了─安曇野知弘美術館



【附錄 書店篇】

引領複合式童書店潮流─Books of Wonder

童書的世界─Seven Stories

買書結帳要排隊?─Chantelivre

與波隆那書展同步的書店─Libreria Giannino Stoppani

結合有機生活與有機閱讀─Crayon House

進來就不想出去的地方─小房子書舖





 




自序



  這些旅行,最早開始於2001年。當時對繪本瞭解得不多,在安野光雅美術館看到複製戰前日本小學裡沒有榫釘的桌椅,與一個模仿星空的演講廳,印象深刻;在葉祥明美術館看到名狗Jack,想起小時候用到爛破還捨不得丟的毛巾,原來是有由來的。接著2004年到了The Eric Carle Museum of Picture Book Art與Charles Schultz Museum,遇見經典毛毛蟲的故鄉和Peanuts漫畫的出生地。2005年是安徒生誕生兩百年的紀念,完成了旅行丹麥的計畫;跟著安徒生從哥本哈根到Odense(奧登斯)。其實我從來沒想到後來的人生竟然和繪本發生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當時孩子小,很多地方玩過就算了,根本沒想要要記錄。不過這些經驗和印象深植在心中,繪本漸漸變得不可或缺的生活。雖然很多行程沒有出現在這本書,不過其中留下的足跡,絕對是這一本書的基礎。



  有了這些經驗,接下來的地方就更充滿勇氣了:熬夜飛機下來之後,從波士頓租了車子,一路開往麻州最西邊的Norman Rockwell Museum;在Concord,與朋友走一圈Walden Pond,感受亨利.梭羅的精神;也在深秋季節,獨自拉著行李從巴黎北站到東站,接往東法的史特拉斯堡拜訪Tomi Ungerer Museum。經由許多未知的旅途,進入創作人的展覽世界和曾經居住的城市。我不斷累積的閱讀經驗和旅行的能力,加上有如上癮的出走,讓這些與童書、繪本相關的地方,成為我一一尋訪的景點。



  這些有專屬美術館的創作者們,多半已經作古,或是年紀已大,關於他們的創作和生平,多有專家出版專輯報導。我的紀錄就是一個旅者,經由旅行的體驗與觀察,一面激發自己的潛力、好奇心,一面突破人生已定的軌跡。用「相信自己做得到」和「脫離舒適圈」這樣的心情,繼續自我挑戰。而這些美術館也往往超越我的期待,讓我豐收。



  拜訪美術館之外,也多次到波士頓Simmons College參加兒童文學相關的暑期會議,雖然每次都只有幾天,卻因此與波士頓結下很深的情緣。日本的行程也因為捨棄以往都會旅行,而以背包客的方式踏出首都圈,進入風景優美的鄉間旅遊景點。



  各次旅途中經由各方朋友相助,有時是行程規劃、有時是接駁、有時是藥品急救。旅行已經不只是「百聞不如一見」的開眼界,或是「邊走邊買」的浪漫。有緊急狀況時,都是倚賴朋友們支援。這本書編輯過程,也經常求助朋友當我的駐外特派員,補取需要的相片。在此向各位曾經參與的朋友們致謝!沒有你們,就沒有這些精彩的發生;我也不是現在的樣子。



  分享這麼多年來的拜訪,希望可以讓讀者朋友也重新審視自己喜歡做什麼?想要做什麼?同時鼓勵大家寫作。因為許多地方是多年前的拜訪,相片已經遺失或是不清楚,因此,為了完整出版,重新拜訪成為新的任務。所以很多地方有不同年份的紀錄,有的有孩子的參與,有的就是自己。每一次的旅行都很開心,尤其以相片和文字留下紀錄,好像快樂就可以留久一點。經過這些紀錄,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也看到自己的變化。幸好有寫作,因為這些文字,讓相片除了影像還有想像。



  文中為了閱讀流暢,以及讓大家熟悉許多童書的原書名,書寫時有小小的堅持:凡是英文書名或重要人名直接使用其原文或加中文註解在後。一來是在國外書店翻閱時,經常感受自己很多中文和英文對不上,雖然是自己知識不夠、學藝不精;但希望我的讀者可以踩在我痛苦經驗上雙語並進,讓英文閱讀進入生活,不再只是片語與單字。讓常用的書名、地名、人名,可以很容易地兜在一起。



  當繪本已經成為許多大人的閱讀選項,我還希望更積極推廣到許多原來沒注意到繪本的朋友。經過《與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兩本書的出版,我遇見許多重新喜歡上繪本的朋友,給我許多鼓勵和回應。希望這本《童書遊歷:跨越國境與時間的繪本行旅》,能夠陪著更多朋友,因為讀我的書而讀繪本,同時愛上繪本,與書中這些因繪本所帶動的相關思考空間。



  這本書的構想也像許多繪本的製作,因為我一直認為好的繪本必須有層次感,讓不同讀者發掘屬於自己的閱讀感受。所以在編排這本書的章節順序時,著實有許多不一樣的想法。這些想法隨著重新寫作、重新編排、加入相片來一一克服,最後呈現現在的模樣。



  一如我一直強調的「立體式閱讀」,閱讀這本書可以當作冥想、當作繪本資料參考、或是旅行計畫;但最重要的,這是用生命愛書愛繪本的我,邀請您來參與追尋人生的手記。





推薦-排水吊管速查手冊:施工現場版(施工尺寸完全對應)

 

推薦-排水吊管速查手冊:施工現場版(施工尺寸完全對應)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 使用說明



  一、本書各管件規格尺寸,參照(台灣)台塑關係企業-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簡介規格表。



  二、各管件圖示僅為參考示意圖,並未依實體比例尺寸登錄;例如幹管與異徑分支管之管徑有粗細大小之差,所繪各圖皆未詳予區分,請讀者見諒。



  三、本書分A(薄)管、B(厚)管二種不同規格繪製。



  四、依現行法規,汙廢排水系統需用耐蝕性之管件,為橘紅色,一般之雨排水管則為灰色。



  五、通氣管(VP)支管徑一般為2" 管,盡量安裝於吊管末端,因無45°角困擾,本書略去不表。



  六、施工者依現場管路走勢等不同角度,參考本手冊,可輕易取得所需尺寸,收事半功倍之效。



  七、所列間距表因限於篇幅,長度僅列至二米,設若求取更長,照表比例推算可得。



本書特色



  ◎現場施工人員必備,三步驟配管!

  查閱規格→掌握尺寸→精準配管



  ◎收錄最齊全的管件規格

  對應市面常用之厚、薄排水吊管管件,提供最精準的的裁切對應尺寸



  ◎易於查閱的口袋書

  排水配管人員必備工具小書,10.5*15公分小開本,方便攜帶,可輕鬆查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樊敏徹




  作者為專職水電工,從事水電工作五十年,作品無數。



  有鑑於坊間所出版之給排水等相關書籍,盡談學理、法規,偶或述實務,亦皆空洞與實際現場無法配合;尤以排水吊管方面,看似簡單,而施工者若非熟手,則又茫然困惑,一個尺寸的裁接稍有不正確,成品的美感就相對打折;而針對如何求得正確尺寸,這方面的書籍卻又促不見著。



  基於此,作者願藉由本手冊,在方便查閱施工之餘,又多了一層快速完工的快感!

 


 

目錄




A-薄管

A(薄)管45L"及組合

8"A(薄)管及異徑Y接頭

6"A(薄)管及異徑Y接頭

5"A(薄)管及異徑Y接頭

4"A(薄)管及異徑Y接頭

3"、2"A(薄)管及異徑Y接頭

 

直行轉折直行配管           

8"A薄......12 /4"A薄

6"A薄......14 /3"A薄

5"A薄......16 /2"A薄

直行分支直向配管           

8"A薄......24 /4"A薄

6"A薄......30 /3"A薄

5"A薄......36 /2"A薄

直行分支橫向配管           

8"A薄......52 /4"A薄

6"A薄......58 /3"A薄

5"A薄......64 /2"A薄

直行開y配入定點           

8"A薄......80 /4"A薄

6"A薄......86 /3"A薄

5"A薄......92 /2"A薄

 

B-厚管

B(厚)管45L"及組合

8"B(厚)管及異徑Y接頭

6"B(厚)管及異徑Y接頭

5"B(厚)管及異徑Y接頭

4"B(厚)管及異徑Y接頭

3"、2"B(厚)管及異徑Y接頭

直行轉折直行配管

8"B厚....122 /4"B厚

6"B厚....124 /3"B厚

5"B厚....126 /2"B厚

直行分支直向配管

8"B厚....134 /4"B厚

6"B厚....142 /3"B厚

5"B厚....150 /2"B厚

直行分支橫向配管

8"B厚....168 /4"B厚

6"B厚....176 /3"B厚

5"B厚....184 /2"B厚

直行開y配入定點

8"B厚....202 /4"B厚

6"B厚....210 /3"B厚

5"B厚....218 /2"B厚

 





推薦-先戒了維他命再說!:醫學博士告訴你,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機能營養品裡頭被隱藏的真相

 

推薦-先戒了維他命再說!:醫學博士告訴你,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機能營養品裡頭被隱藏的真相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90%以上的維他命補充劑是石油做的!

◎每天一顆維他命C,高血壓和中風就能遠離我?

◎攝取葡萄糖胺、軟骨素,不論幾歲都能顧膝蓋、全臺走透透?

◎吃益生菌可止瀉?人參真能治療勃起障礙?




  首爾大學醫學博士明承權,在韓國國立癌症中心家醫科進行診療與研究,

  他發現,現代人超愛吃保健食品,有些是聽信電視上來路不明的專家,

  有人甚至相信電視購物中的廣告台詞,當你開始服用這些未經查證的

  各種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然後「感覺有好一點」時,這種感覺最危險。



  這本書,就是這位醫學博士的全球研究報告綜合整理,

  要告訴你藏在保健食品、膳食補充劑裡被隱藏的真相:



  ◎熱銷保健食品的真相 :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機能性食品,到底是食品還是藥?

  .如果這些都不是藥,為什麼占了醫藥市場23%的比例?



  ◎每天吃維他命C對身體真的有益?

  .因為專家在說、媒體推廣,維他命C的效用就變得像神話。

  降血壓、視網膜血管阻塞、黃斑部病變、預防中風,真的是這樣?

  .但其實你就算照三餐吃,也只能吸收16%。



  ◎藥廠不說的維他命補充劑真相

  .90%的合成綜合維他命居然是石油萃取的?

  .服用「天然」維他命?世上沒有這種東西,只有蔬果的維他命最天然。  



  ◎葡萄糖胺、軟骨素真能保關節?鈣補,當心讓你「心痛」

  .調查發現,廠商出錢的研究都跟你說有效,沒效的另一半呢?

  ‧而且,膝蓋痛不一定就是骨質疏鬆,因為鈣補不回來,只能靠食物存骨本。



  還有,益生菌、乳酸菌、人蔘,哪些保健食品的有效範圍被神化了?

  作者還提出比吃保健、健康食品更有效的方法 : 「改改桌上的菜色」就好,

  讓你既省錢,又能輕鬆維持健康。



名人推薦



  台灣營養學會前理事長 李寧遠

  中央廣播電臺「健康知識家」主持人 黎慧芝

  首爾大學醫學院教授 朴在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明承權




  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系,接著在該校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他在首爾大學醫院擔任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結業後,取得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執照。曾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公衛研究所為訪問學者,目前擔任韓國家庭醫學會的官方英文學術期刊《韓國家庭醫學雜誌》(Korean 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總編輯。



  家庭醫學科醫學博士,二○一五年仍於國際癌症研究院大學的癌症管理政策學系任教並指導研究生,同時在國立癌症中心的家庭醫學科進行診療與研究。



  現有總計六十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尤其他以統合分析專業學者的身分,針對維他命劑在內的健康機能食品效能進行統合分析之論文,大多發表於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且震撼世界。



  著作有《癌症與飲食》、《養育聰明孩子的睡眠習慣》、《不要吃不良食品》、《逃離香菸》等。



譯者簡介



賴姵瑜




  人類學系畢業,目前為自由譯者,現居韓國大邱。

 


 

目錄




推薦序一 先跟維他命說NO!/朴在甲

推薦序二 保健食品吃了頂多沒效、不會有事……真的嗎?/黎慧芝

前言 忽略實證醫學造成的悲劇



第一章    熱銷保健食品的真相

1.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機能性食品,到底是什麼?

2.    通常沒用、也許有效、搞不好有害

3.    不算藥,卻占了醫藥市場比率高達二三%



第二章    每天吃維他命C對身體的影響

1.    專家說,媒體炒

2.    維他命C補充劑能降血壓嗎?

3.    視網膜血管阻塞、黃斑部病變,吃維他命C有用?

4.    治好半身不遂?預防中風?

5.    吃多少維他命C可以改善血糖?

6.    人類失去合成維他命C的能力

7.    照三餐吃,只能吸收一六%



第三章    藥廠不說的維他命補充劑真相

1.    人體無法充分製造,得透過飲食攝取

2.    活性氧、自由基──營養的代價

3.    噁!九○%的維他命都是用石油做的

4.    蔬果的維他命才有用,其他都沒用

5.    維他命製劑不只無效,甚至有害

6.    過量攝取維他命C的三大危害

7.    服用「天然」維他命?世上沒這種東西

8.    合成維他命無效的原因



第四章    Omega-3、DHA能幫助腦部發育?預防心血管病?

1.    飲食補充,小心同時吃下太多Omega-6

2.    Omega-3補充劑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3.    Omega-3補充劑對幼兒腦部發育的影響

4.    買補充劑,不如每週吃兩次這種魚



第五章    葡萄糖胺、軟骨素能否保護關節?

1.    治療?預防?減痛?廠商付錢和解

2.    廠商出錢的研究都說有效



第六章    補鈣,讓你心痛

1.    膝蓋痛不是骨質疏鬆

2.    鈣補不回來,只能食物存骨本

3.    鈣補充劑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第七章    益生菌、乳酸菌的有效範圍被神化了

1.    助孕?

2.    它自己殺不死幽門螺旋桿菌,得有幫手

3.    止瀉,止哪種瀉?

4.    預防感冒。但濕疹,細菌性陰道炎……



第八章    紅蔘、人蔘效果,說不準

1.    人蔘的效果目前僅限於實驗室內

2.    「感覺有好一點」,感覺



結語 花錢買健康食品,不如這樣改改菜色

 





 




前言



忽略實證醫學造成的悲劇




  美國兒童青少年科醫師班傑明.史巴克(Benjamin Spock),於1946年著



  有《嬰幼兒照護常識書》一書,在他1998年逝世以前,此書銷售已達五千萬冊,是二十世紀美國,僅次於聖經的暢銷書。史巴克博士於1958年的版本中,闡述新生兒在嘔吐時,可能因嘔吐物噎住喉嚨而窒息,故主張應採趴睡而非仰睡。由於史巴克博士影響力甚鉅,直到1990年,此看法仍為大部分的兒童青少年科醫師與專家一致接受,相當多兒童青少年科醫師也做相同建議。



  然而,在1950年至1990年間,美國有十萬名以上的孩子,因嬰兒猝死症候群而死亡。看似健康的新生兒,在嬰兒床上入睡後就一覺不醒,因此該病症亦稱為搖籃死。



  研究人員自1990年代初,釐清一件事實,即新生兒採仰睡而非趴睡時,嬰兒猝死症候群至少降低50%。《國際流行病學雜誌》在2005年,綜合40篇已發表的論文得出的結論,認為比起仰睡,趴睡情形下的嬰兒猝死症候群比例高約三倍。



  論文第一作者露絲.吉伯特(Ruth Gilbert)博士在結論中寫道:「綜合審視1970年以後發表的論文,結果顯示趴睡是較有危害的。如果能夠更早公諸大眾,讓嬰兒採取仰睡方式,就能避免英國一萬名新生兒,以及歐洲、美國、澳洲至少五萬名新生兒死亡的情形。」



  止吐藥沒跟你說的事



  自1957年起,醫生們開始知道德國格蘭泰(Grünenthal)製藥公司開發的鎮靜、安眠藥兼止痛劑沙利竇邁(Thalidomide),對於懷孕初期未滿三個月的孕婦,有減輕孕吐症狀的效果。因此,直到1962年中以前,該藥尚未經過充分的臨床試驗,已在德國、歐洲和美國做為治療孕婦孕吐的處方使用。然而很不幸的,在46個國家,計有一萬名以上罹患海豹肢症(Phocomelia,為一種罕見的先天性殘疾)的新生兒集中在這段期間出生。所謂海豹肢症,因手臂和腿部窄短,手腳緊貼身軀如同海豹,故有此名。



  隨後,格蘭泰製藥公司發現,沙利竇邁不只造成新生兒的四肢短缺,更可能造成眼睛、耳朵、甚至心臟缺陷,於1961年起中止販售。



  維他命劑沒說的事



  2007年2月,聲譽卓著的最高醫學學術刊物之一《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發表一項衝擊性的研究結果,即大家相信有益健康的維他命劑,其實可能有害健康。



  該文綜合分析當時全世界已發表的47篇高品質人體臨床試驗研究,總計研究對象達十八萬餘人,其結果令人驚訝,不僅綜合維他命劑的主要成分──維他命A與β—胡蘿蔔素、維他命E、維他命C等抗氧化補充劑對健康未見幫助,反而使死亡率提高5%。



  以上這些案例都是源於醫學上未經證實,而僅憑軼聞經驗做出的醫學建議或處置。發生這樣的不幸憾事,可以辯說是當時的醫學知識與水準不高所致,現在的醫學水準比以前大幅提升,很容易認為同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



  縱使今日醫學水準發達,仍有許多醫生忽視「實證醫學」,僅依未經驗證的假設與軼聞經驗,或單憑部分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逕行建議或施行特定的治療方法。尤其,現在有一股熱潮,某些經常上電視的醫生,也就是所謂的「表演秀醫生」,在食品效能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直接在電視或購物頻道上亮出自己的名號,販售紅蔘、維他命、葡萄糖胺、鈣、乳酸菌產品等保健食品。



  筆者撰寫本書之目的在於,秉持實證醫學的精神,以科學角度的最新人體臨床研究結果為主,針對健康機能食品是否真如其名有益健康,從有無醫學根據的事實來探討。本書不僅旨在向一般民眾傳達正確的醫學知識,甚至是所有醫療保健人員及醫療保健政策負責人,包括從事基礎醫學或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師在內,以及主修醫學、藥學、食品營養學、護理學、衛生學的大學生及研究生,都值得一讀。



  無論如何,以醫師和醫師為首的專業醫療人員,不應在尚未確立根據的情況下,逕自向病人或一般民眾建議或宣傳各種健康食品及治療方法,而是應持續學習新的醫學知識,以證據為基礎予以良心診療。



  政府的醫療改革應致力實現良心診療,並將非正常的診療費及醫療體系等診療環境正常化。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健康食品的真相,盼各位不吝向周遭的人推薦本書。



推薦序一



先跟維他命說NO!




  本書作者明承權教授與我有一致目標、是走相同道路的夥伴。我們共同的心願是,盼望國人能夠具備正確的健康常識,守護健康且幸福的生活。



  我經常強調,為了維護國人健康,有一件絕對不能做的事,跟一件一定要做的事。不能做的事,正是吸菸。因為香菸內含的尼古丁,有六十餘種致癌物質,成癮性比大麻更強,政府准許這種劇毒性毒品得以製造販售,實在難辭其咎。



  我跟明承權教授一起成立運作「禁止韓國香菸製造與買賣之推進運動總部」,並且曾於2012年1月,一同向憲法法院提出香菸事業法違憲的憲法訴願。



  至於一定要做的事,是多做運動。關於這方面,現正展開一項「運動鞋出勤生活運動」,鼓勵在日常生活中,穿著運動鞋做快走等運動。我在說明這項生活運動時,經常援用這段話:「雖然食物中的天然維他命,對於健康不可或缺,但製成藥品的維他命對於健康實無助益。」某種特定食品或健康機能食品能夠降低癌症死亡率的說法,亦無客觀的醫學根據,關於這一點,只要查詢明承權教授的資料就能充分了解。



  明承權教授運用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研究方法,針對包括維他命等健康食品的效能與安全性,著有多篇相關論文。自數年前起,他透過廣播和新聞之類的傳媒及演講等,告訴大眾「健康機能食品的真相」。此外,在有線電視等各種媒體上大量出現的健康資訊裡,有很多無醫學根據,對於錯誤的醫學與健康常識,他也竭盡全力予以糾正。



  為了讓更多國人認識健康機能食品的真相,他集結這段期間累積而來的知識,出版成這一本非常棒的書,我由衷感到欣喜。我為明承權教授著述健康良書的努力與勇氣鼓掌喝采,在此推薦本書。



韓國國立癌症中心第一任暨第二任院長、前首爾大學醫學院教授/朴在甲



推薦序二



保健食品吃了頂多沒效、不會有事……真的嗎?




  很多人可能一看到這個書名,先有很大的疑問,維他命又「不是」藥,是保健身體用的,怎麼來挑維他命的毛病呢?為什麼要戒掉這個無傷大雅的「好」習慣呢?



  的確,書中提到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被不斷洗腦的「正確」醫學常識,像是每天都吃一顆維他命C,可以預防感冒和高血壓及中風、葡萄糖胺可以保護膝關節、Omega-3對孩童大腦開發有益、吃益生菌有益腸道健康等,這幾乎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健康」常識。



  舉凡電視、網路醫療節目、購物頻道,每天不斷宣揚這類觀念和各式各樣的產品。我有個經驗是,朋友推薦某國外知名直銷廠牌健康食品包含維他命,每日需服用的錠劑有七、八樣之多,根據產品公司的說法,這些維他命保健錠劑簡直保障了你一生的健康,吃了之後,活力無限。



  一開始新鮮感十足,覺得自己煥然一新了,但過不久,身心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只覺得自己像是個罹患慢性疾病的人,每天需要吞服多種藥品,再加上自己也涉獵許多有關維他命的相關醫療資訊,很快就停止這個浪費金錢且自我傷害的行為。



  本書作者明承權醫師,點出許多人為何對維他命盲目推崇的原因,也讓大家了解維他命的成分、製作方式和使用的副作用,以及為何我們不應該依賴維他命維持身體健康的理由。



  維他命不是我們一向認為的「吃了頂多沒效,反正也不會有事」,事實上,不當服用維他命,對身體的危害遠超過我們的認知和想像。服用合成維他命不僅無法帶來健康,甚至會帶來其他的疾病並且提高致命率,明承權醫師提出了許多連醫生都忽視的實證醫學數據和證明,是非常令人心驚的。建議大家好好理解這本書,對維他命更清楚認識,才不至於讓自己的保健行為弄巧成拙了。



  現代人一方面進行著各種不健康的行為,又期待透過維他命能保健身體,想想豈不可笑!很多人覺得缺乏營養素、維生素,所以熱切的希望透過各類標榜神效的保健品獲得自認欠缺的元素。



  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正本清源是維持正確的飲食即可,食物中包含各式各樣的天然營養素,認為自己有所缺乏,應盡可能透過天然食物使其足夠,而不是額外攝取所謂的保健品,增加身體的負擔。



  不可否認,我們經常會被五花十色的廣告、說得天花亂墜的銷售人員所吸引,買了許多其實一點也不需要的保健品。如果我們對身心健康有正確的認識,就知道真正的身心健康是不假外求的,真正的健康掌握在我們的「心」和我們的「行為」。



  在韓國有「國民主治醫師」稱號的明承權醫師,這次在臺灣出的醫普專書──《先戒了維他命再說!》,和我的觀念不謀而合,更高興有專業醫師提出實證及理論來支持這個論點,以避免民眾盲目的花錢又傷身。



  醫生的天職本是提供大家正確的醫療觀念,教導大家如何正確保健。第一等的醫生就是預防醫學的推動者,本身有豐厚學養、精湛醫術,為了民眾的健康直言、敢言,推廣正確觀念不遺餘力,明承權醫師是這樣,臺灣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有很多這樣的良醫,怎不令人感動又感恩呢!

 

中央廣播電臺《健康知識家》主持人/黎慧芝






推薦-讓人眼前一亮的手感造型麵包

 

推薦-讓人眼前一亮的手感造型麵包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 手感烘焙,動手造出最天然的可愛麵包!

  超人氣窩夫機及麵包機食譜作者 Allie,為家人製作最天然的麵包料理!本書將由淺入深,由頭到尾,使用純天然、有機且非化學成分的麵粉、牛油、蛋及酵母來製作新鮮麵包!最基本的材料與工具認識、麵粉搓揉手法、發酵技巧、到各種造型秘技,一律收錄!

 

  ● 一點不難!天然酵母輕鬆自家培植

  讓一眾麵包迷趨之若鶩的純天然酵母,只要一個小瓶跟一點材料,製作過程一點不困難!只要使用葡萄乾,就可培養出不同風味的天然酵母。看著酵母生機蓬勃的成長,烤出來的麵包更是鬆軟可口,香氣撲鼻!

 

  ● 變出與眾不同!輕鬆手感烘焙麵包

  材料純天然,再加入愛心手感製作,味道自然滿分!麵包達人 Allie 由淺入深,教您如何動手製作造型麵包,逾 50 款讓食指大動的麵包美點人人做得到!家中如果有廚師機或麵包機,也能配合指定程式,輕鬆搓出完美天然酵母麵糰,再動手製作造型包點,好吃度爆點!



  靈活運用各式器材與廚師機,製作麵糰與天然酵母用法解說



  逾 50 款精美麵包與蛋糕等食譜,口感滋味千變萬化!



  天然酵母 Q&A!新手也能輕鬆自家培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Allie




  為前Yahoo! Blog 人氣 Blogger,每天動手為孩子製作精彩萬分的手作麵包,由天然酵母、到各種麵包製作法,一應俱全,並與網友徹底分享。累積訪客人數逾 40 萬,頁面瀏覽量達 100 萬以上。



  對烘焙的熱情由5年前開始,一直樂於分享對烘焙的心得與樂趣。



  著作:

  《百變窩夫機》系列

  《給孩子的午後小點心》

  《幸福滋味!健康麵包機》系列

  《無添加手作!天然酵母麵包》



  作者部落格:allie0054.blogspot.hk/

  作者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llieBakery

 


推薦-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隨書加贈《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100分鐘專業訓練DVD)

 

推薦-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隨書加贈《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100分鐘專業訓練DVD)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多虧核心基礎運動,我才能舉起雷神之槌。」

──雷神索爾,好萊塢男星克里斯.漢斯沃



  好萊塢男星克里斯.漢斯沃,曾因拍片背部受傷,

  在拍攝「雷神索爾」電影時,連雷神之槌道具 (重達4公斤) 都抓不起來,

  但接受本書作者艾利克.古德曼醫生的指導,

  練習核心基礎運動,背部變得更加強壯,身體也恢復往常。



  核心基礎運動(Foundation)原本是一對一指點、少數人才有機會學習的課程。

  艾利克.古德曼醫師在指導NBA球星、自行車冠軍、整個奧運銀牌隊伍之後,

  好萊塢演員(例如馬修.麥康納)與金融圈人士紛紛上門求教,

  傳出口碑,迅速普及到數以萬計的上班族。



  為什麼這套「核心基礎運動」這一、兩年來大受歡迎?

  因為:如果你習慣久坐不動,只要幾次基礎式練習,

  兩個星期就遠離肌肉緊繃與痠痛、體態變好。

  更重要的是,不用花錢進健身房、買器材、安排固定時間運動,

  利用每天的刷牙、洗臉、開冰箱、打電腦、吸地板、搭車……

  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



  本書包括核心基礎運動的7種紓壓式呼吸運動、4種穩定下盤運動,及收操4式,

  並有奧運選手示範圖片,讓你輕鬆掌握所有動作要領。

  只要將書中的15個招式融入日常活動中:刷牙、開冰箱、吸地、搭車……

  就可培養好體態,身體更加靈活強健,並解決慢性痠痛問題。



  ◎不良的慣用姿勢、核心肌無力,難怪你老腰酸背痛

  現代人整天久坐不動,違反人體構造應有的運作方式,

  導致脊椎受到地心引力的壓迫、呼吸出現障礙,除了產生痠痛感,

  還會造成消化、排泄、免疫失衡。

  光是坐姿正確,十餘種病痛可不藥而癒。



  ◎開始做核心基礎運動,找回人體原本的良好狀態

  紓壓7式,透過伸展解決身體僵硬問題,讓身體回春

  4種穩定下盤運動,使站姿輕鬆、移動靈活

  收操4式這麼做,核心基礎運動才完整



  ◎天天練,根除痠疼痛,體能勁爆



  .起床、刷牙、洗臉這麼站,鍛鍊身體後方肌肉群

  身體不要倚靠洗臉檯,用基礎式姿勢刷牙洗臉,再以站姿紓壓式把臉擦乾。



  .吸拖地板時這樣前進與後退,鍛鍊體態與姿勢

  使用吸塵器非常適合以啄木鳥式進行,往前、往後推拉時以弓箭步進行。



  .通勤、開車這樣坐就能好好「運動」,身體最紓壓

  等車時,先以基礎紓壓式或站姿紓壓式做3次呼吸;

  上車後,可把握這段通勤時間坐姿紓壓。



  核心基礎運動,是一切肢體動作的根本,

  擺脫緊繃痠痛與運動傷害,達到體能高峰!



  《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訓練100分鐘專業訓練DVD》重點內容

  由作者艾利克.古德曼醫師親自帶領解說,讓你輕鬆掌握所有招式的要領!

  包括書中的七招式,還有書中沒有的「紅利招式」:

  撐體式、跨腿轉體式及橋式!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訓練,還有結合上述招式的「綜合運動示範」!



名人推薦



  國家運動選手御用健護教練 甘思元

  Formosa Fitness與台灣壺鈴總會創辦人 David J. Chesser

  人氣部落客  LULU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利克.古德曼




  艾利克.古德曼醫師是核心基礎運動的創作者,著有《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一書。他畢業於中央佛羅里達大學,取得健康科學暨生理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獲得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古德曼醫師經常受邀前往各地教導核心基礎運動,目前定居於加州聖塔芭芭拉市。



譯者簡介



閻蕙群




  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中央社與報社,從事國外新聞與商業新聞編譯工作,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小屁孩問的偉大問題》、《FBI教你辦公室讀心術》(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希臘山居歲月》,以及《貝爾式極效健身計畫》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一  多虧核心基礎運動,我才能舉起雷神之槌

推薦序二  學會正確運動,才能找回人體原本良好的狀態

推薦序三  這些紓壓動作雖簡單,卻非常有效

前言  遠離疼痛,體能體態邁向巔峰



第1部  慣用姿勢?身體因長期受壓迫而變形

第1章  光是坐姿正確,十餘種病痛可不藥而癒

第2章  兩個動作使身軀挺拔,一個注意讓動作流暢



第2部  找回人體原本的良好狀態

第3章  7種對抗地心引力的紓壓運動,身體回春

站姿紓壓式──擴張胸腔/弓箭步紓壓式──緊實腹部/仰臥紓壓式──強化身體正面肌肉/俯臥紓壓式──拉長脊椎/跪姿紓壓式──緊實背臀、提升平衡感/坐姿紓壓式──背挺直、腹緊實/鬆肩紓壓式──改善圓肩

第4章  4種穩定下盤的運動,站姿輕鬆、移動靈活

大腿內側紓壓式──立姿平衡動作靈活/下盤穩定式──鍛鍊筋膜,強化大腿內側到足弓的肌肉/穩下盤橋式──大腿背側肌群很少動到,要活化/背部伸展式──胸挺、腰瘦、臀翹

第5章  收操4式這麼做,核心基礎運動才完整

基礎式──所有核心運動的基礎/啄木鳥式──強化臀肌/啄木鳥轉身式──進一步強化臀肌/終極屈髖式──養成由核心肌發動動作的習慣



第3部  天天練,根除痠疼痛,體能勁爆

第6章 日常生活各種動作都該用核心肌群發動

第7章  矯正慣常動作模式,永久擺脫疼痛

第8章  從小練習,體能、儀態、健康一次變好

第9章  少量多餐式鍛鍊效果才好



謝辭





 




推薦序一



多虧核心基礎運動,我才能舉起雷神之槌

《雷神索爾》主角、知名影星/克里斯.漢斯沃




  在我開始練核心基礎運動之前,如果沒有好萊塢神奇魔法特效的幫助,我根本無法舉起雷神之鎚(道具約4公斤)。這是因為我在數年前拍攝某部影片時傷到背部,而且情況逐漸惡化;雖然我嘗試過各種伸展運動、復健與強化訓練、局部增肌訓練,但都無法帶來明顯的改善。我不斷在限制運動量來讓傷處復原、增加運動量以強化易受傷肌肉,此兩種做法之間擺盪。



  後來,我在某個劇組遇到一位特技演員,他的背部也曾受過傷,聽他說是靠著核心基礎運動根除背疾,我當下便決定親身試一試。



  我先照著網路上現有的教學影片開始練習,效果立即顯現,於是接下來的幾個月,我與本書作者艾利克(Dr. Eric Goodman)展開一對一訓練。漸漸的,我的背部變得更加強壯,而且多年來原本很容易受傷的部位,首次恢復了原有的靈活與強健。



  如今,我除了每星期4至5次的固定練習之外,只要我發現背部肌肉因為操過頭而變得緊繃痠痛時,就會做核心基礎運動。現在的我又像從前一樣,可以隨心所欲的做所有活動,而且做某些特定動作時也不必再小心翼翼的了。此外,我還在艾利克的指導下,學會了如何重新建構我的動作模式,並改掉可能會導致受傷的不良運動習慣。



  我跟那位特技演員,以及其他許多因為學習核心基礎運動,而得以擺脫疼痛的人一樣,很高興身體能夠恢復健康。更感激能夠學會正確運用我的核心肌群,使身體的靈活度與強健度維持在巔峰狀態,那是核心基礎運動賜給我的禮物,同時也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推薦序二



學會正確運動,才能找回人體原本良好的狀態

國家運動選手御用健護教練/甘思元




  很高興又看到古德曼醫師出版這麼有價值的著作。我讀完後,真迫不及待的想向所有朋友推薦此書!



  書中第二部「找回人體原本良好的狀態」實在是太棒、太重要了。在現代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裡,你想要什麼樣的健身技巧、各種各樣的運動訓練方式,練肌肉、練肌力或練爆發力等等,只需在網路的大海裡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出成千上萬篇相關的文章或影片,供你參考;然而,真正教導如何讓你的身體從根本基礎的「正確運動」下手的文章,卻是少之又少。現代人大多喜歡酷炫多變的健身方式,壓根兒就沒弄清楚什麼是「身體原本良好的狀態」,就急著把身體練成「無敵鐵金剛」的樣子,這樣真的很可能未蒙運動之利,就先受運動傷害之害而不自知,實在是太可惜、太冤枉了!



  雖然我們的身體天生就具備優良的體格與支撐力,但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這些能力變得越來越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找回來。而本書教導的核心基礎運動,正好提供一個機會,讓你的身體回到自然良好狀態,學會正確有效的做所有運動,從此免於運動傷害之苦;即使身體原本負傷,也能迅速恢復健康的基礎,繼續鍛鍊下去,實在非常值得學習。



  「Nature」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我們的身體回到人體天生良好的狀態,是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而古德曼醫師給了我們這個機會,重新認識人體最自然的體態,並告訴我們讓身體回到自然健康的方法:透過最簡單的呼吸、站、蹲、坐、臥等日常活動,來改變我們的動作習慣,進而慢慢改善自己的健康。這才是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能一輩子受用無窮的寶貴知識。



  因此,我特別推薦《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樣,透過學習,從而找回人體原本良好的狀態,讓自己的身心都能更健康、更快樂。



推薦序三



這些紓壓動作雖簡單,卻非常有效

人氣部落客/LULU




  媒體總喜歡吹捧馬甲線、六塊肌、人魚線,彷彿能炫腹、露腰才算健身有成,卻忘記坐式生活的現代人,更需要的是強化自己虛弱無力的背肌、失憶孿縮的臀肌和缺乏力量的大腿內側肌,這些地方才是維持身體平衡的要角,需要同樣的重視與訓練。



  姿勢不良又練錯地方的後果,就是馬甲線仍遠在天邊,運動傷害又擺脫不去。別說健美,就連健康都沒達到,實在可惜。



  人對自己的身體其實是很鈍感的,總以為自己能跑、能跳、能負重訓練,就沒有什麼問題,甚至容易被運動時的成就感迷花了眼,忽略了最根本的地方:「我們的出力方式到底是否正確?還是說,我們的鍛鍊只是在失衡的身體上頭添加負擔?」



  花時間好好的閱讀完此書,你就會驚覺自己的鍛鍊,需要調整的地方可能遠比想像中多。我反覆看了本書數次,每次都能在書中的某段文字中,獲得新的體悟。本書的價值,不完全在於動作的「完成」,更多的是提醒我們動作的「意識」。書中介紹的鍛鍊動作,也許不華麗、看似簡單,卻蘊含了很深的意涵。不借力、不代償,「正確的」使用肌肉,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



  在失衡的身體上越加重訓練,其實往往是讓我們習慣出力的慣用部位,更拚命、更承重罷了;弱邊很難被召喚,不單單只是因為它沒有力量,而是它與我們的意識,根本沒有連結啊!而靜態、單純、無負重的動作,能幫助我們更專注去檢視身體連結、肌肉啟動上的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最近在瑜伽練習的過程中,才驚覺自己腿部力量內外失衡的厲害。但我沒有運動嗎?不,我這幾年從來沒有停止身體的鍛鍊。有氧、重訓、跑步,樣樣都來,但總是過度仰賴腿部外側的力量,下意識的放掉內側力量,肌肉緊繃時也只是不停的滾滾筒放鬆,完全搞錯了努力的方向。



  直到我拋下對外在的追求,回歸到關注自身的瑜伽運動上頭時,對於身體知覺的敏銳度反而是運動以來的最高。在追求正位、內外平衡、正確發力的路上努力時,正巧出現了本書,不禁覺得如果能早點看到該有多好,也許就能少走許多冤枉路。



  老實說,一開始也曾懷疑書中花了一整個章節,說明可融入日常生活的核心練習方式,莫非只是占篇幅?但,不是的!這些簡單的動作真的能在刷牙、洗碗時實踐,練習之後甚至會不自覺的影響到平常習以為常的動作。



  練習本書動作一陣子後,某天彎腰去撿東西時,突然驚覺自己的發力點跟以往不同,不是「彎腰」,而是自然而然的從髖關節轉動、臀部後頂,當下還忍不住多彎了兩次,感受一下與往日不同的彎腰方式。



  另外,我還想分享自己最愛的動作「大腿內側紓壓式」,這個動作正好針對本人近期大腿內外側失衡的煩惱對症下藥,我幾乎每日睡前都會躺在床上做,真的對我的瑜伽練習非常有幫助。



  篇幅有限,能說的太少,只希望大家可以耐住性子,一一嘗試練習書中的動作。持之以恆的鍛鍊,才是讓身體覺醒的關鍵!



前言



遠離疼痛,體能體態邁向巔峰




  我在15歲那年曾動過一次手術,修復我的右肩關節,手術過程只花了幾個小時,但復健歷程卻十分漫長。動完手術後的一個半月,我必須戴上一個巨大的白色護具,用魔鬼氈將我的右臂與身體緊緊綁住,對於那個年紀的我而言,這樣持續一個半月的處境簡直像一輩子那麼難捱。不管是上學還是下課後,我隨時都得戴著護具,等到我終於可以取下護具時,我的右手已經變得跟麵條一樣軟弱無力了。

    

  雖然那次經驗,是促使我決定從事脊骨神經醫療工作的原因之一,但如今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可怕。

    

  而後,就在我快要從研究所畢業、展開職業生涯之時,醫生建議我再度動刀,這次是為了治療我的慢性背痛。根據核磁共振造影(MRI)顯示,我的第4與第5節脊椎以及薦骨(sacrum,位於骨盆中央,其上連接脊椎)出現退化:我的第5節腰椎與第1節薦椎,這兩節位於身體尾端的椎骨,已經疊在一起了,難怪我很多時候幾乎動彈不得。這些年來,為了緩解疼痛,我嘗試過許多方法,包括服用止痛藥,搭配物理治療、整脊以及復建,但病情完全未見起色;更糟的是,我已經對止痛藥產生了抗藥性,而且藥量增加的潛在副作用與交互影響已然顯現,這兩者本身就使我的健康出現問題。負責替我開刀的是一支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他們認為脊椎融合手術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對策,方法是從我體內取出骨頭,植入出問題的兩節脊椎之間,以阻止兩節椎骨繼續移動;如果手術順利,我的背痛就能治癒。

    

  當時我26歲,雖然距離前一次手術已經過了11年,但「重大手術」仍是我最不想聽到的詞──當年我可是足足有半年時間無法正常活動我的右肩。



  再者,我覺得情況實在很諷刺,我明明是進了一個標榜不打針、不吃藥、不開刀就能治好疾病的行業,卻對自己的病情無計可施;要是我在報紙上讀到「前程似錦的年輕脊骨神經醫師接受背部手術」的斗大標題,真是情何以堪啊!虧我還立志要幫病人不開刀除背疼。



  其實我真的想不通自己為何會落到這步田地,我年紀又不大,而且身體也很健壯,為什麼會因背痛而幾乎動彈不得?是什麼原因致使我才26歲,椎間盤竟磨損得像96歲的老人那麼嚴重?



  何況,我既非職業運動員,也非健身狂,而是一名認真鑽研人體肌肉骨骼系統與其他部位互動情況的學生,究竟是哪裡出錯了?為什麼我沒能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及時阻止狀況惡化甚至逆轉它?



  當下,我決心要搞清楚迄今為止的狀況,沒想到一晃眼十年就過去了,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我找到了答案:原來,一切的問題出在我們動作的方式錯了。



  說得更精確點,是我們的動作方式,恰恰違反了人體天生的構造與配備;許多人之所以會產生慢性疼痛,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如何正確使用這具設計精良的身體。這種情況雖然可以歸咎於我們沒有拿到「人體使用手冊」,但奇怪的是,我們天生的直覺本能竟也沒有發揮矯正作用。



  本書將改變這一切。現在,我們就開始好好來了解我們天生的身體,以及該如何正確對待它。





推薦-大師級Excel取巧工作術: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資料分析一鍵結果就出來,對方秒懂、服你專業。

 

推薦-大師級Excel取巧工作術: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資料分析一鍵結果就出來,對方秒懂、服你專業。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工作報告被人說「聽不出你想表達什麼」、「你的重點是……」,怎麼改善?

◎想製作漂亮、專業的報表,但沒學過Excel,怎麼讓系統自動幫我算好好?

◎當了主管,每個月看一大堆報表、簽單,裡頭有沒有地雷?如何快速抓錯?

◎不小心動到儲存格裡頭的公式,整份報表的數據全亂了,怎麼救?

     

  兩位作者都是日本國家認證的會計師,

  (臺灣會計師只考7科,日本考10科,附加論文審查),

  曾服務於全球四大之一的普華永道PwC Arata會計師事務所。

  他們倆每個月都要做出「國際標準」的工作報告給幾百家客戶,

  業務涵蓋會計、法律、管理顧問,

  除了簿記核帳,還得根據報表內容寫經營管理建議。



  隨時參考本書,你也能像兩位Excel大師一樣,

  用取巧工作術快速完成各種報表、請款單、簽單,

  報告不必一個字一個字寫,數據不必一筆一筆按計算機,

  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資料分析一鍵結果就出來,

  簡報做得漂亮、專業,秀出來對方秒懂!

  

  ◎消滅低級錯誤的Excel技巧,別讓「啊……不小心錯了」毀了你一切努力:



  ․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絕不出錯。

  工作表並排顯示,資料抄錄不出包,系統自動幫你輸入。

  表格欄位裡一大堆字?下拉式清單一秒寫完,怎麼設定?



  ․印表不能像謎底揭曉,這樣調整,版面一次漂亮做好。

  啟用隱藏版的攝影功能,框起來的區域全部照樣印給你。

  資料頁頁有表頭,閱覽時更方便,要按哪裡才能自動印出來?

        

  ․如何避免他人錯誤變更、竄改格式,害你白做工?

  啟動公用報表的活頁簿保護,避免使用者操作時更改格式、害你重做。

  此外,還可用資料驗證,限定他人輸入你要的數據,費用申請再也不出錯。

 

  ◎應用剛學到的基本功,一秒晉身專業人士:



  ․報表格式必須一看就懂,人家才知道你做了什麼。

  設定格式化條件,可讓異常資料自己跳出來。

  有些儲存格刻意不塗色(或採柔和底色),反而更能讓人一眼看見重點。



  ․輸入數字後想立刻算好,用Excel基礎函數設定公式再瞬間套用,

  絕對快過你狂按計算機(連驗算都省了)。

  作者實際操作費用精算表、拉出兩張表單交叉比較,要老闆嘖嘖稱奇。

        

  ․專業簡報是讓對方秒懂,不是「哪裡不懂歡迎提問」。

  報告怎麼準備才不被駁倒?上臺時掌握哪三個重點,對方更容易理解?



  ◎還有更多Excel取巧撇步,你一定想知道:



  ․列數據,詳細到個位數,反而顯得瑣碎不專業,你得用「約」讓報表精簡。

  ․怎麼防止手殘,毀了藏在儲存格裡的公式?

  ․設定自動儲存功能,從此不怕當機、停電。

  ․最適合閱讀的報表字級、列高是多少?英文及數字用哪種字型最清楚?



  本書更獨家以軟銀、樂天、瑞可利等一流日商的報表為例,

  告訴你專業菁英如何傳達自身強項、招攬投資人與大客戶上門。



名人推薦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鄭惠方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蘇書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望月 實(Mochizuki Minoru)




  1972年出生於愛知縣名古屋市。立教大學畢業後,進入青山監督法人(現已改名為普華永道PwC Arata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股票上市櫃業務及會計顧問諮詢等工作。



  2002年獨立創業,成立「望月公認會計師事務所」。擅長以圖表說明複雜的內容,廣受企業經營者及商業人士的認同與支持,並以傳授「數字敏銳度」打破僵局的方法為使命,於日本各地舉辦相關活動。



花房幸範(Hanafusa Yukinori)



  1975年出生於鳥取縣鳥取市。中央大學商學系畢業後,進入青山監督法人(現為普華永道PwC Arata會計師事務所)。之後轉職投顧公司,擔任財務會計部門最高階主管,執行國際會計基準的報告、公開募股、M&A併購及資金籌備等工作。同時以會計顧問的專業及公司董事的身分,提供企業經營的考量及調整的意見諮商。



  目前於瑞穗銀行綜合研究所(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 Ltd.)擔任研習課程講師。

  

譯者簡介



邱惠悠




  苗栗縣人,1999年畢業於日本近畿大學,返臺後曾於電子業擔任業務,並兼任專案管理師十餘年。目前就職於日商公司擔任國際採購業務,兼職翻譯。譯作有:《有錢人看到的,就是跟人不一樣》、《逃,是我贏的方式》、《一個人的心情整理簿》(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一 專業人士的基本功/鄭惠方

推薦序二 不只教你Excel,更訓練思考、分析/蘇書平

前言 頂尖事務所幫我練就的本事



第一部 消滅低級錯誤的Excel技巧,「啊……不小心錯了」會毀了你一切努力

第一章 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絕不出錯

1常常要用的功能,都拉到快速存取工具列

2用Ctrl快捷鍵,搬、找、換、改一次搞定

3更快、更不出錯的複製貼上

4工作表並排顯示,資料抄錄不出包

5表格欄位裡一大堆字?下拉式清單一秒寫完

6瞬間找到所需表單,滑鼠不必按到手痠

7用不到的功能都收起來,視野變大



第二章 印表不能像謎底揭曉,版面一次漂亮做好

1攝影功能,框起來的區域全給我照樣印

2資料幾千筆,表頭在哪裡?用凍結視窗

3頁頁有表頭不必頁頁排,設定自動印出來

4怕格式跑掉?防止竄改?另存PDF

5詳細到個位數,反而瑣碎不專業,用約

6用Excel畫整齊排列的流程圖!



第三章 防止白做工的Excel技巧

1資料驗證功能,費用申請不出錯

2防止錯誤變更,用活頁簿保護

3不怕當機、停電,設定自動儲存功能

4防止手殘毀了藏在儲存格裡的公式

5參透別人的Excel祕招,這樣找

6順藤摸瓜,找出別人的資料來源

7表格裡有啥不喜歡的?用取代一次換掉



第四章 資料分析一鍵結果就出來,不必手工抓

1讓異常資料跳出來——設定格式化條件

2輸入數字立刻算好,用公式別按計算機

3最後一欄加總?公式別一一複製,瞬間套用

4把符合條件的資料,抓出來加總:SUMIF

5幾種條件都符合才加總:SUMIFS

6數據貼上樞紐分析表,瞬間完成分析



第二部 應用剛學到的基本功,一秒晉身專業人士

第五章 一看就懂的高質感報表製作技巧

1世界共通的顧問級報表架構

①使用世界共通的標準格式製作資料

②利用參考標記,讓上下檔案連結貫通

③由他人預覽確認,達成情報共享與教育訓練

2報表格式一看就懂,人家才知道你做了什麼

①製作容易理解來龍去脈的檔案

②加入工作簿構成圖,檔案關聯性更明確

③格式要盡量簡潔

④記載檔案來源或出處

⑤在頁尾加註檔案名或工作表名稱

⑥使用容易搜尋的檔案名稱

⑦將不需要的工作表隱藏

3防錯防呆五要點,報表突顯聰明

①在加總行列前插入「備用行」及「備用列」

②確認行、列的加總結果是否一致

③公式必須盡量簡短

④製作工作項目及確認項目明細表

⑤標記參考資料編號,同時確認數字連結是否正確



第六章 用Excel內建基礎函數,一天晉身專業菁英

1自動算好費用精算表,要老闆嘖嘖稱奇

①製作設計圖

②製作基礎樣板

③加入函數及公式

2拉出兩張表來比較,這分析夠專業

①製作B/S、P/L預測表時的重點

②使用HLOOKUP函數製作自動比較表



第三部 專業的報表:你幾乎不用預演簡報,秀出來對方秒懂

第七章 專業是讓對方秒懂,不是哪裡不懂歡迎提問

1「說了你也不懂」,不夠專業才這麼說

2知識共享或經驗傳承,都需要格式相通

3說明時掌握三個重點,對方容易理解



第八章 這樣報告,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

1報告的準備方式

①讓目標明確,並審慎篩選必要情報

②製作構成圖,重新整理你要表達的內容

③畫出分歧圖,思考什麼樣的說法更有說服力

④讓對方得以想像、並在腦海中產生概念

⑤配合說明對象,用不同的方法以數字說明

⑥發出聲音把資料唸出來

⑦持續調整,再次篩選對方需要的情報為何

2用案例來學習

①依據增減狀況分析、確認數字

②截取說明重點

③蒐集資料,佐證你的論點

④事前演練並製作補充資料

⑤正式上場

3一流日商外商的報表釋例

①日本軟銀:用簡單的簡報資料說故事

②樂天:用英語策略擴大事業版圖

③任天堂:僅用純文字就能詳細說明內容

④Recruit:使用易懂的圖表說明商業模式

⑤LAWSON:在報告書中呈現可循環的企業價值



後記  見樹又見林的工作技術

 





 




推薦序



專業人士的基本功

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 鄭惠方




  企業的經營管理或組織分工,不外乎生產、行銷、人才、研發、財務、資訊管理等「產銷人發財資」六個面向,而現在不論身處哪個專業領域或部門,日常工作都難免需要整理數據資料,並加以分析及應用。



  業務行銷人員必須統計、分析業績目標達成率或行銷效益;生產部門人員必須計算生產良率;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更是每天與數字為伍,這些數據分析應用最常見的工具,就是Excel。善用Excel有效達成工作目標,已經是各個領域專業人士應具備的基本功。



  本書作者望月實及花房幸範,曾任職於日本普華永道PwC Arata會計師事務所,每個月都要做出「國際標準」的工作報告給數百家客戶,日常工作中需要執行大量的檔案分析,並製作成簡單易懂的資料,再向主管或客戶溝通說明。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量相當繁重,在這種情況下,具備能夠縮短工作時間及溝通時間的Excel技巧,就變得無比重要。



  以我本身為例,我每天的工作都須接觸Excel,是否熟悉一些Excel的小撇步,就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整理、分析、拆解、組織、圖解各類數據,都需要深入Excel的各種功能,才能事半功倍。還記得我先前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時,有幾位同事的Excel知識及技巧非常高超,我常與他們互動切磋,從中學習到許多原本我不知道的Excel運用方式及功能,不但讓我提高工作效率,也因此讓我了解Excel的博大精深!



  很高興兩位作者願意分享在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中,應用的Excel技巧及溝通技巧,實際上,PwC在臺灣的合作夥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亦為我的前東家,能夠搶先閱讀由同為PwC之友撰寫的作品,對我而言備感親切。此外,我目前除了常應邀對外講授會計及稅務法規外,也在大學指導學生Excel實作課程,因此本書也提供我很好的授課教材。



  然而,Excel畢竟只是個工具,善用Excel分析資料、應用及溝通,進而達成工作目標,才是專業人士應該追求的結果。有別於坊間其他Excel書籍,這本《大師級Excel取巧工作術》不拘泥於函數或各項功能的使用說明,更涵蓋了許多資料簡報與情報共享的技巧,不僅是Excel的操作手冊,更是最佳職場工作指南,我很樂意推薦。



  (本文作者鄭惠方,現任惠譽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同時為臉書「艾蜜莉會計師的異想世界」版主,並擔任青創總會、資策會、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終身學習發展協會、致理科技大學、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等單位課程講師。)



不只教你Excel,更訓練思考、分析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 蘇書平




  收到《大師級Excel取巧工作術》的樣稿時,我馬上就被兩位作者出身於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背景吸引。有別於一般的Excel書籍的問題——內容過度強調華麗的技巧或公式,且目標族群大多偏向資訊人員,你手上這本《大師級Excel取巧工作術》,以實際在職場上會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主,逐一對症下藥、提供解決良方。



  例如,書裡教你如何利用各種Excel小撇步提高工作效率,並透過表單設計,把資料變成對內、對外都有效的溝通工具;書末甚至以樂天及任天堂等多家日商公司IR報表為例,與讀者分享如何吸引投資人上門。



  會計師是一門很嚴謹的職業,這本書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利用很多會計業務上的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Excel的內建快速鍵、檢核功能、函數統計及公式,快速檢查和設計你的財務報表。再者,我覺得最棒的是,作者談到如何利用Excel提高企業內部情報共享的效率及透明度,這是和其他類似書籍最大的不同之處。



  在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作者藉由淺顯易懂的方式,帶讀者透過Excel了解何謂「資產負載表」和「應收款項明細表」。財務風險管理是很複雜的學科,作者以實際企業的組織架構和功能,說明當你在不同的組織工作中,應該如何利用Excel報表,讓自己的主管及不同部門的人,更容易了解你的想法,以達有效溝通的目的。



  另外,會計師需要管理很多專案和費用,這也是我過去在職場上很常遇到的問題。我曾經管理過一千張以上的專案合約,以及超過數億元的業績營收。那時我必須反覆確認好幾張Excel報表,才能分析出專案管理的瓶頸和費用結構,但作者分享了如何透過Excel內建函數及參照等功能,讓你可以快速在一張Excel報表裡掌握部門經營管理的全貌,並以最清楚的方式對外說明,這對公司的營運非常有幫助。各位若能善用書裡的各種技巧,相信必定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



  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提供了不少簡報的小技巧,並告訴你如何透過客觀的數據回應與會者的質詢,這些都是我在創業之前,每天必須上演的真實劇碼。因此,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光教你如何使用Excel,更重要的是訓練你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絕對值得各位放在案前收藏。



  (本文作者蘇書平,現任先行智庫/為你而讀執行長,臺灣第一位Excel5.0認證者。曾任微軟資深業務應用經理、VMware資深通路業務商業開發經理等,擁有十八年以上的高科技經驗。目前致力於創業教育,並擔任臺灣大學創新創業中心TEC及行政院青創基地創業諮詢業師。)



前言



頂尖事務所幫我練就的本事




  我於1997年通過國家會計師認證的第二次考試(譯註:日本的公認會計師考試分為兩部分:短答試驗[四科]及論文試驗[六科],要先通過短答試驗考試合格後,才能參加論文試驗),之後,順利進入青山監查法人(譯註:現已改名為普華永道PwC Arata會計師事務所。PwC為PricewaterhouseCoopers Arata LLC的簡稱,中文名為普華永道,日本四大監查法人[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在臺灣的合作夥伴是「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



  在職期間,我在審計及諮詢等工作中,累積了許多經驗,其中幫助最大的,就是各種可用來取巧的Excel工作技術。儘管當時我所學到的會計標準等專業知識,現在可能已有些跟不上時代,但活用Excel各種功能及資料簡報的技巧,至今仍然十分管用,說這是一生受用的工作術,一點都不誇張。



  像PwC這樣的事務所(普華的業務涵蓋商務、法律事務所、會計、企管顧問),都是以專案為單位執行任務。耗時間較短的專案,大概只需要幾天的時間;歷程較長的案子,則往往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因此,一旦工作交辦下來,我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完畢。我大部分的工作內容為資料分析,之後再將分析完成的資料做成簡單易懂的簡報,並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主管或客戶說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所學會的,就是能縮短工作及溝通時間的Excel取巧工作術。



  頂尖事務所讓我學到的招數



  我剛進公司時,主要工作是執行大量的檔案分析,並製作參考資料。除了購買許多與Excel有關的書籍外,我也會和公司裡的前輩或同事分享Excel的各種小撇步,因此我學到了許多能減少失誤、讓工作盡快完成的取巧工作術。每當學到一個新功能,我就會暗自感嘆「要是早點知道就好了」,原來Excel有這麼多便利的招數,還挺有趣的。



  分析完大量數據後,我們必須將分析結果,整理成簡單易懂的參考資料。此時最重要的,是要確實了解這些資料,將來會被運用在何處,並依其運用的方式製作簡單易懂、合乎邏輯的簡報。我還記得當時常被主管責備:「你的簡報亂七八糟,我看不懂,先拿回去調整。改得更容易理解一點。」,就在反覆修正的磨練下,我漸漸培養出這樣的能力。



  簡報製作完成後,接著要抓出重點、以條理清晰的方式說明。一般的公司,主管與部屬都會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但在會計師事務所裡,基層員工必須在客戶的公司駐點,一星期大概只有一天能與公司主管碰面。雙方平時的溝通大多仰賴電子郵件、電話及視訊會議等方式,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明確說明問題何在,主管就會立刻發難:「你報告前沒有準備嗎?我可沒這麼多時間聽你廢話。」在經過幾次慘痛的經驗之後,我學會了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清楚說明對方需要知道的情報。



  你可以從這本書裡學到……



    這本書的目標是讓讀者學會一看就懂的Excel工作術,由第一部「消滅低級錯誤的Excel技巧」,第二部「應用剛學到的基本功,一秒晉身專業人士」及第三部「專業報表:你幾乎不用預演簡報,秀出來對方秒懂」三部分構成。



  在第一部裡,我會說明各種可提高工作效率、消滅低級錯誤的Excel 技巧。第一章〈一秒搞定搬、找、換、改、抄,絕不出錯〉,會介紹各種快捷鍵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從大量工作表單中,快速找出需要的工作表等。第二章〈印表不能像謎底揭曉,版面一次漂亮做好〉,將介紹各種(隱藏版)功能,好讓版面可照你想要的樣子呈現。在第三章〈防止白做工的Excel技巧〉中,會介紹如何使用取代功能,刪除不要的空格。在第四章〈資料分析一鍵結果就出來,不必手工抓〉中,會說明如何使用「設定格式化的條件」等技巧,提升資料統計及分析的效率。



  第二部將介紹,如何應用在第一部中學到的技巧,製作一目了然且方便使用的資料。一份Excel文件有無質感,關鍵並不在於你用了多麼高難度的函數或是巨集(Marco)功能,而是表現在你思考之後的呈現方式、是否善用各項數據妥善安排簡報流程,而表達能力的高低,也是你決勝負的關鍵。



  在第五章〈一看就懂的高質感報表製作技巧〉中,我會向各位介紹可有效共享情報的Excel製作方式。在說明「與合作夥伴共享情報的技巧」後,再示範如何製作一目了然且方便使用的資料。而在第六章〈用Excel內建基礎函數,一天晉身專業菁英〉中,將實際活用本書傳授的各種知識,教大家操作費用精算表、結算預估表及比較表的製作方式。



  在第三部中,我會說明如何將自己在腦中思考的事情,以簡單且合乎邏輯的方式向他人說明。在書店的商業應用書籍區裡,應該都是有關「表達的技巧」、「簡報入門」及「簡單易懂的報告技術」等書籍。這類型的書之所以暢銷,我想是因為與過去相比,有越來越多人不知道該如何有效的與他人溝通。因此,在第七章〈專業是讓對方秒懂,不是哪裡不懂歡迎提問〉中,我會分析現代人的溝通困境,並介紹「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他人說明自己想法」的三個重點。



  而在第八章〈這樣報告,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白〉中,我會介紹如何製作具有說服力的簡報,並以軟銀(SoftBank)、樂天、任天堂等五家一流日商企業的IR(Investor Relations,即投資人關係)簡報為例,說明若想明確表達自己的思考內容,該如何整理並準備各項資料。



  所謂質感,其實是從「手感」中衍生出來的。儘管本書大部分內容為財務人員在研習營裡的學習講義(在某些程度上,需要具備基本的會計知識),但由於都是很基本的方法,因此對於大部分的商業人士而言,閱讀本書應該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這本書能協助各位提升在商業活動上的能力,將是我最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