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新書推薦-「廚房記

 

新書推薦-「廚房記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日本四大文豪「紅露逍鷗」幸田露伴之女幸田文 ,

細數廚房與親情的雋永佳作。

  

  咕嚕嚕的煮茶聲、滋滋作響的秋刀魚……

  廚房是人生的教室,父親是我最嚴格的導師。



  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新井一二三 專文導讀

  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葉怡蘭 溫婉推薦



  七歲開始記錄三餐的女孩,在名為「廚房記」的筆記本上寫下了每道菜的烹飪細節及滋味;

  十四歲掌廚,為父親準備下酒菜;十六歲以後的人生,全都奉獻給廚房。



  「多則為鄙,這句話妳要記住。無論再好的東西,也不需要裝滿。」



  自中學一年級奉命替父親準備下酒菜開始,她常常挨父親的罵。菜量太多粗鄙、太少寒酸,過酸、過鹹、過甜都令人火大;碟子擺放太近卑屈,太遠則完全不像樣;太快太慢也都不得體,要優雅地、「盡量及時」地端出小菜。



  廚房,不僅是剁蘿蔔或殺魚、張羅三餐的地方,也是女人練心修心之處。這個有點隱密又有點公開的場所,忠實呈現了幸田文一生的風雨與感懷,也是她寫作的原點。作家新井一二三稱幸田文為「日本女兒文學的開創者」:這是一本女兒向父親致敬之書,也是品嘗食物的我們向廚房致敬的人生之書。



  人的心,似公開,似密室,似乎也是曖昧的機關建構而成。我在廚房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作業?我心裡有數。藉著烹飪這項公開的作業,不可否認,的確曝露了欲望與怨恨、不倫與嫉妒、冷淡與憎惡這些女人的業障。因此,我在那裡,不也學到了忍耐之後的安寧,悲傷之後的溫馨,憎惡之後的譴責,嫉妒之後的空虛。那是料理蘿蔔與魚的地方,也是完成女人心中種種業行的場所。我認為那是教室。 ──節錄自《廚房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幸田文




  1904年生於東京,逝於1990年。父親為知名文學家幸田露伴,幸田露伴曾當選帝國學士院會員、獲頒第一屆文化勳章,與森鷗外等人齊名。尾崎紅葉、幸田露伴、坪內逍遙、森鷗外這四位文學家被稱為「紅露逍鷗」。



  幸田文六歲時母親去世,七歲時在父親的教導下,自這時開始記錄「廚房帖」,也就是廚房、菜單的種種;十四歲,不同於一般家庭由母親教導家務,而是接受父親的全盤家事教育,之後,持續數年,開始掌廚,也替父親準備晚間的小酒。八歲失去了姊姊,二十二歲失去了弟弟。



  二十四歲結婚,十年後離婚,四十歲開始寫作,特別注重生活上的親身體驗,四十七歲到柳橋的藝伎事務所當包吃住的女傭,並將這段經歷寫成《流動》,由導演成瀨巳喜男拍成電影,並獲日本藝術院獎。之後,並以〈黑色衣裾〉獲得第七屆讀賣文學獎。作品《弟弟》由導演市川崑改拍成電影。



  六十九歲以《鬥》獲得第十二屆女流文學獎;七十二歲還前往靜岡縣安倍嶺、富士山等幾個山谷,想看看地裂谷、地殼滑動的現場,同年當選日本藝術院會員。一九九四年,岩波書店開始出版《幸田文全集》二十三卷。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勵志、實用、藝術等多種書籍。



 

目錄




導讀 幸田文--日本「女兒文學」的開創者/新井一二三

第一章  廚房人生

第二章 廚房的四季

第三章  廚房之聲 (小說)

後記/青木奈緒(幸田文的外孫女、日本知名散文作家)






 




導讀 



幸田文 ──日本「女兒文學」的開創者    

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新井一二三




   近代的日本文壇有女兒繼承父親事業的傳統,例如森鷗外的女兒森茉莉,又如太宰治的兩個異母女兒津島佑子和太田治子。本書作者幸田文(一九〇四-九〇)的 名氣跟前面三位比,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來她父親幸田露伴(一八六七-一九四七)是日本文學史上著名的「紅露時代(一九九〇年代)」兩個主角之一,另一 位則是以《金色夜叉》聞名的尾崎紅葉。二來就是幸田文其人於父親剛去世不久的一九四七年,前後發表〈雜記〉〈終焉〉〈父親〉〈這些事〉等散文而受到注目, 開啓了「女兒文學」這一領域的。



  不僅如此,她也不甘心專門應邀寫寫父親的回憶,出道三年後曾封筆一次,並且當上女僕住進東京著名的紅 燈區柳橋的藝妓家,親身體驗了日本草根女性的苦楚和人生滋味。一九五五年,她根據那段時間的所見所思寫出的長篇小說《流》獲得新潮社文學獎以及日本藝術院 獎;從此不再有人敢說幸田文只不過是托偉大父親的餘蔭出的名了。



  如今被視為「女兒文學」代表人物的森茉莉(一九〇三-八七),則以一 九五七年問世的《父親的帽子》得到日本散文家俱樂部獎而走上文壇的,估計多多少少受了幸田文的影響。畢竟兩位都是大作家的女兒,年齡也幾乎相同,在同一時 期的東京長大成人的。儘管如此,她們的為人和作品風格,卻可以說正相反:一個有正經八百的女管家性格,另一個則有瘋瘋癲癲的藝術家氣質。有趣的,好像都是 父親對女兒的態度所造成。



  喜歡看日本老電影的人,也許對成瀨巳喜男導演把幸田文作品搬到銀幕上的《流》有印象吧。影片裡田中絹代飾演 的主角梨花,既有修養又懂人情,就是女作者本人的化身。說實在,講到幸田文,大多日本書迷都會首先想到父親露伴對她關於打掃乾淨、做菜、打扮、說話、動作 等等,既微細又嚴厲的家庭教育。文豪對幼年女兒的刻薄要求,顯然有一部分來自他對後妻的不滿。露伴的首任妻子幾美在幸田文五歲的時候去世,長男長女兩個寶 貝也陸續上了天。就在那段時間裡,來填房的八代跟露伴相處得不好。結果,本來脾氣暴躁的露伴把對後妻的不滿轉移到次女身上發洩了。如果她做得不好,就要挨 父親的罵;如果她做得好,則要惹起後母來的。這進退兩難的處境,幸田文後來說是父親不愛她所致。倘若愛她的話,就一定會替她除去跟繼母過意不去的局面。畢 竟,露伴的兩個妹妹幸田延和幸田幸是近代日本最早期的專業鋼琴家和小提琴家,都有留學歐洲的經驗。把女兒培養成優秀的女僕並不是幸田家的傳統。



   相比之下,森鷗外(一八六二-一九二二)對女兒茉莉的溺愛,可說是神話級的。他說:只要是小茉莉做的一定是上等,哪怕撒謊也上等,連偷東西也上等。自 然,他也絕不讓女兒做苦活。結果,結婚以後,茉莉的無能引起婆家的強烈不滿,前後導致了兩次的離婚。諷刺的是,由露伴一手磨練出來的能幹媳婦幸田文,在嫁 給酒商兒子後沒多久,就帶著小女兒回父親身邊來了,之後照顧難伺候的老作家直到八十歲去世為止。



  雖然關於森茉莉和幸田文離婚的原因, 外人不可能知道真相,但好像對女兒們而言,文豪父親的影響力或說拉力,始終大過凡人丈夫。森茉莉在文章裡重複地把自己和父親的關係說成一種「戀愛」,乃日 本文學的神壇上永遠發亮的一顆寶石。反之,小時候沒得到父愛卻飽滿了家教的幸田文,晚年寫出的文章,被視為關於日本家庭教育有權威的課本。



   陪母親回到老爺露伴家成長的青木玉(一九二九-),即幸田文的獨生女兒,母親去世以後也寫起文章來。一九九四年,她回顧在露伴身邊過的日子而寫出的《小 石川的家》一本書,果然獲得藝術文部大臣獎,讓世人知道幸田家輩出了第三代作家。近幾年,她陸續編出《幸田文廚房記》、《幸田文和服記》、《幸田文家教 記》、《幸田文季節記》、《幸田文動物記》、《幸田文旅行記》等書。如今在日本書店商品架上,幸田文的書甚至多於文豪露伴的作品了。這些書之所以得到讀者 支持,就是因為本來不怎麼頂用的小女兒幸田文,即使不靈巧,也發揮女管家性格來,認真老實地吸收了父親露伴說話裡所包含的深刻生活哲學吧。



   不光是這樣,青木玉的女兒青木奈緒(一九六三-),即幸田文的外孫女、露伴的外曾孫女,去奧地利研究文學回國以後,亦作為散文家發表文章了。尤其是《幸 田家的和服》等作品,通過她自己從小的經驗,講述外祖母幸田文的為人、日常習慣和其背後的思想,是自幸田露伴開始,一家四代人在生活中流傳下來的地道東京 人之生活文化。不必說,這種經驗在凡事全球化、快餐化的世界裡,越來越難得、越寶貴。



  在日本文學史上,幸田文開創的「女兒文學」,在仔細記述生活文化方面占有明顯的優勢。於是,我極力推薦幸田文的《廚房記》,希望中文讀者們能通過本書接觸到過去一百多年來東京上等家庭的日常生活。



後記



青木奈緒(幸田文之外孫女散文作家)




  小時候住的房子,隔著二戶與一條巷子就是外婆(幸田文)的住處。房子位於邊角,一拐過巷子立刻就是玄關,但這個門純屬客用。自家人只有在正月拜年或有什麼正經大事時才會走這個門,平時出入都是走屋子後面的小門。



  一開門進去就是廚房。去外婆家玩時,大抵都會錯開吃飯的時候。打聲招呼走進去,屋裡永遠靜悄悄,外婆會自裡屋出來迎接我。



  外婆的廚房總是收拾得乾淨整齊。



  直到我自己也開始掌廚之後才明白那代表什麼。從外面買回來的東西隨手往流理台一擱,或者午餐用過的餐具暫時放著,一忙就忘了再去收拾。等到下次回到廚房時,只見擱置的餐具與食品,看起來就不上不下,亂七八糟。把東西放在那裡的是自己,明明是自己親眼所見,但擱置時內心潛藏的怠惰,在擱置的狀態下表露無遺。



  兒時記憶中,外婆廚房那種靜謐,比起實際上有無聲音,我想印象更強烈的應該是一絲不亂。那種靜謐,意味著隨時都做好準備可以烹飪。常備雪白乾燥的布巾,是外婆一生堅守的心靈支柱。晚餐後,會把當天用過的菜刀用棉布妥善包好,也是對刀刃的敬意,以及女人家庭的細心謹慎。布巾與菜刀都是瑣事,但要貫徹到底並不容易。



  我還在念幼稚園時,母親因為有事,讓我在外婆家吃午餐。吃的是極為普通的三明治,但外婆做的三明治有兩點很特別。其一,外婆家有我的最愛──放了酸甜泡菜的沙拉醬。另一點,是外婆切的小黃瓜在口中的滋味與眾不同。切口有稜有角。我年紀雖小,但發現舌間的感覺與咀嚼感也是味覺的一部分,我很開心。事後告訴母親,母親笑著說,「那是因為外婆的菜刀特別利吧。」

  

  外婆的菜刀犀利,是受到曾祖父露伴的教導。



  本書的〈滋味〉也提到「切法不正之物」,在家族中有「切法不正則不食」這項傳承。很久以後我才得知《論語》也有類似的說法,我猜曾祖父指的應該是孔子的教誨,但我無法向從未謀面的曾祖父確認。在詢問由來之前,那已銘刻在我體內。



  話說回來,關於此事還有段難忘的回憶。



  記得大約是我小學高年級時。某個冬天,外婆感冒病倒,母親去照顧外婆也被傳染了。母親燒得滿臉通紅,把我叫到床邊。



  「妳去用大鍋煮蔬菜湯給大家吃。把白蘿蔔、胡蘿蔔、馬鈴薯、洋蔥切塊,用清淡的柴魚湯頭,以鹽巴調味。煮好以後倒進小鍋,端去給外婆。」



  我這個小學生連家事都不太會幫忙,一個人下廚簡直笨手笨腳。父親來探視,寡言少語地安慰我:「很辛苦吧。隨便煮煮就行了。」面對大量蔬菜,我的腦中想到的是「切法不正則不食」。



  外婆終於熬過感冒,接下來正要恢復食欲。萬一我的刀法太差勁害得她食不下嚥,感冒一直好不了怎麼辦……。懷著那樣的惶恐,我像念咒般一再呢喃「切法不正則不食」一邊與蔬菜格鬥。



  不知究竟費了多少時間。終於煮好後,我讓母親試味道,然後端去給外婆。



  外婆說我煮的湯很好喝,真的吃下去了。或許是因為她正巧肚子餓了,也或許是為了配合外孫女,勉強振奮食欲。



  平安完成任務的我,最後不禁多嘴:「幸好外婆吃下去了。如果切法不對就不能吃,對吧?」



  這句話讓外婆很難過。明明從來沒講過讓外孫女畏懼的話,也沒做過那樣的舉動,這孩子為何會說這種話?她說,白蘿蔔就算切得有點歪,外孫女煮的湯還是很好喝。



  過去,外婆切的小黃瓜曾讓我開心,那我對外婆做的又如何?這讓我深感不安。



  現在,我每天做菜的地方,與其說是廚灶,以西式說法稱為kitchen或許更貼切。站在廚房便可將明亮的客廳一覽無遺,掌廚者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獨自待在與家人分開的廚房,忍受寂寞。無論是生活形式或房屋格局,和外婆那時比起來,都變得更多樣化。



  在當今的西式廚房裡,今年過年我依然會煮牛舌。不是以前讓外婆退避三舍那種帶皮的,如今已可買到處理乾淨的冷凍品。整條牛舌以小火慢燉,把中間的大塊肉趁熱切成薄片裝在大盤裡,添上芥末醬油。剩下邊角的肉與大量蔬菜一起煮成暖身的熱湯。打從牛舌還很稀少的時代,外婆便替曾祖父做這道菜,之後是母親替我們全家做這道菜,如今我也繼承下來。



  味道流傳今世,外婆的廚房長留我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